可再循环的结构着色的结构和物品以及使结构和物品再循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768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6
在一个方面中,方法包括形成包括第一组合物的物品,所述第一组合物包含从约1重量百分比至约100重量百分比的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该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第一热塑性材料和多于一个第一光学元件或其片段。其他方面包括通过该方法形成的物品、使结构着色的物品再循环的方法以及可再循环的结构着色的部件或物品。或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再循环的结构着色的结构和物品以及使结构和物品再循环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27日提交的标题为“RECYCLABLE STRUCTURALLY

COLORED STRUCTURES AND ARTICLES,AND METHODS OF RECYCLING STRUCTURES AND ARTICLES”的序号为62/824,487的美国临时申请和于2019年10月17日提交的标题为“RECYCLABLE STRUCTURALLY

COLORED STRUCTURES AND ARTICLES,AND METHODS OF RECYCLING STRUCTURES AND ARTICLES”的序号为62/916,282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这些申请在此通过引用以其各自的整体并入。
[0003]背景
[0004]与由染料或颜料(该染料或颜料基于染料或颜料的化学性质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的存在而得到的颜色相比,结构颜色(structural color)是由光与表面和材料本体的微米特征或纳米特征的物理相互作用引起的。来自染料和颜料的颜色在许多方面可能是有问题的。例如,用于制造和并入到纺织品中的染料和颜料及其相关化学物质可能不是环境友好的。
[0005]附图简述
[0006]为了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通过实例的方式给出的其多种形式,在附图中:
[0007]图1A

1M图示出了包括本公开内容的光学元件的鞋类、服装、运动装备、容装物(container)、电子装备和视觉防护物(vision wear),而图1N

图1P图示出了关于不同类型的鞋类的另外的细节。
[0008]图2A

图2B图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光学元件的侧视图。
[0009]图3示出了与对照膜结构相比,包括本公开内容的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的示例性膜结构的图像。
[0010]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且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0011]详细描述
[0012]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提供了可再循环的结构着色的物品和部件,所述结构着色的物品和部件通过使用布置在热塑性材料上的光学元件而呈现出结构颜色,其中结构颜色是至少部分地通过由光学元件赋予的光学效应而产生的可见颜色。结构颜色赋予物品美学上有吸引力的颜色,并且当结构着色的物品或部件被再循环时,它产生具有光学元件或其片段的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所述光学元件或其片段基本上不赋予光学效应,或者赋予显著降低的光学效应。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可以通过可见光反射率或可见光透光率或颜色测量值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来表征,所述可见光反射率或可见光透光率或颜色测量值分别在没有光学元件或片段的类似组合物的可见光反射率或可见光透光率或颜色测量值的约10百分比内。
[0013]被一种或更多种着色剂(例如,颜料和染料)着色的有色物品在热塑性材料中或在
热塑性材料上的涂层中的再循环产生保留着色剂的再循环材料,除非采取额外的步骤从再循环材料中去除着色剂。再循环材料的再利用可能需要找到着色的再循环材料的适当用途,例如着色剂的累积是可容忍的应用,或者可选择地需要将再循环材料中的着色剂去除或改性以形成具有较少颜色的再循环材料。在一些情况下,着色剂不是环境友好的,使得去除着色剂会带来另外的处理和处置问题。
[0014]相比之下,本文的组合物、部件和方法消除了在再利用再循环材料之前减少或去除着色剂的需求。通过再循环,赋予物品结构颜色的光学元件可以转化成再循环的光学元件或光学元件的片段,该再循环的光学元件或光学元件的片段劣化并且不保留产生与初始光学元件相同的光学效应的能力。因此,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可以与另一种热塑性材料组合,对热塑性材料的反射率、透光率或颜色具有很小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0015]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组合物,组合物包含第一热塑性材料和分散在第一热塑性材料中的多于一个光学元件或其片段。第一热塑性材料具有按照在具有从400纳米至700纳米的波长的可见光范围内测量的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所述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分别在组合物的第二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二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的约10百分比或约5百分比内。任选地,光学元件和片段被劣化,并且不赋予组合物光学效应。任选地,光学元件和片段不赋予组合物光学效应,该光学效应对于具有20/20视敏度和正常色视觉的观察者来说在距组合物约1米的距离处是可见的。
[0016]此外,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包括第一结构的部件,该第一结构包括再循环的热塑性材料和任选地按重量计至少约1百分比、或按重量计至少约10百分比、或20百分比、或25百分比、或50百分比、或75百分比的第二热塑性材料。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第一热塑性材料和分散在第一热塑性材料中的多于一个光学元件或其片段。第一结构具有按照在具有从400纳米至700纳米的波长的可见光范围内测量的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所述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分别在包含第一热塑性材料但大体上不含光学元件或片段的第二结构的第二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二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的约10百分比或约5百分比内。任选地,光学元件和片段被劣化,并且不赋予部件光学效应。任选地,光学元件和片段不赋予部件光学效应,该光学效应对于具有20/20视敏度和正常色视觉的观察者来说在距部件约1米的距离处是可见的。
[0017]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实施方案涉及着色的部件或结构着色的部件,其包括第一结构,该第一结构包括第一热塑性材料并且具有布置在第一结构的第一侧面上的光学元件。光学元件赋予第一结构结构颜色。第一结构具有大于约40百分比、或大于约50百分比、或大于约60百分比、或大于约70百分比的再循环光学性质差异(Recycle Optical Property Differential)。本文进一步描述的再循环光学性质差异是在再循环之前和之后测量的光学性质(例如,可见光透光率、或可见光反射率、或颜色测量值)的量度。再循环光学性质差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0018][0019]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再循环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结构着色的第一物品转化成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结构着色的第一物品包括第一热塑性材料,并
且结构着色的物品的第一侧面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赋予第一侧面结构颜色的光学元件。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第一热塑性材料和分散在其中的多于一个光学元件或其片段。该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二组合物的第二物品,其中第二组合物包含从约1重量百分比至约100重量百分比的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以及任选地从约1重量百分比至约99重量百分比的第二热塑性材料。
[0020]根据一些方法,转化步骤包括:研磨第一物品或其部分;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形成物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包括第一组合物的第一物品,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包含从约1重量百分比至约100重量百分比的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包含第一热塑性材料和分散在其中的多于一个第一光学元件或其片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光学元件施加到所述第一物品的侧面,以赋予所述侧面结构颜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结构着色的第二物品转化成所述再循环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结构着色的第二物品包括所述第一热塑性材料,并且所述结构着色的第二物品的侧面具有设置在其上的、赋予所述侧面结构颜色的光学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合物中的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和所述片段不赋予所述第一物品光学效应,所述光学效应对于具有20/20视敏度和正常色视觉的观察者来说在距所述第一物品约1米的距离处是可见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二物品的所述侧面具有按照在具有从400纳米至700纳米的波长的可见光范围内测量的第二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二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并且所述第一物品具有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所述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所述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分别小于所述第二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所述第二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的40百分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没有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二物品的所述侧面具有按照在具有从400纳米至700纳米的波长的可见光范围内测量的第三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三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并且所述第一物品具有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所述第一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所述第一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分别在所述第三最小可见光透光率或所述第三最小可见光反射率或两者的约10百分比内。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化步骤包括:研磨所述第二物品或其部分;切割所述第二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里米
申请(专利权)人: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