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66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该高适配性电源板包括:开关限流模块,用于电路导通和限流,市电供电模块输出交流电压给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直流电压给开关限流模块;稳压可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输出稳定的电压,接收开关限流模块输入的电压,输出给过压发光模块、过压断路模块;过压发光模块,在稳压可调节模块输出的电压过大时发光,过压发光时输出电压给继电器工作模块;继电器工作模块,控制开关断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控制电位器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保证在使用不同的电器时都可以通过该电源板进行供电,同时拥有过压保护,保证输出电压不会过大。保证输出电压不会过大。保证输出电压不会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

技术介绍

[0002]电源行业的需求量一直是比较大的,但是同时现在电源研发企业也很多,这就势必导致竞争激烈和利润下滑,但仍然算是个常青行业。同时,在大功率方面,现在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也许将来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无功补偿,有源滤波,新能源并网发电等)会是一个新的行业发展点;在小功率方面,现在很多IC公司(如TI)涉足电源行业,他们致力于将小功率电源封装成IC。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电源供给往往会存在输出的电压往往恒定,在不同的电器使用上,使得往往一种电源供给板只能供给一种电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包括市电供电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限流模块、稳压可调节模块、过压发光模块、继电器工作模块、过压断路模块、电压输出模块,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限流模块,开关限流模块模块连接稳压可调节模块,稳压可调节模块连接过压发光模块、过压断路模块,过压发光模块连接继电器工作模块,继电器工作模块连接过压断路模块,过压断路模块连接电压输出模块。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由火线L、零线N所构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容 C2、电阻R1所构成,开关限流模块由电阻R2、电阻R3、开关S1、三极管V1所构成,稳压可调节模块由电阻R4、MOS管V2、可控精密稳压源D5、电容C3、电容C4、电阻R5、电阻R7、电位器RP1所构成,过压发光模块由二极管D6、二极管D7所构成,继电器工作模块由三极管V3、继电器J、二极管D8、电阻R6所构成,过压断路模块由开关S2所构成,电压输出模块由输出电压VPUT所构成;
[0008]火线L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一端,零线N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另一端,变压器W 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3,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1,开关S1 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
[0009]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MOS管V2的D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MOS管V2的G极、可控精密稳压源D5的负极,可控精密稳压源D5 的正极接地,MOS管V2的D极连接电阻R5、电容C4、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6、开关 S2,电阻R5的另一端
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D5的参考极、电容C3、电位器RP1,电容C3 的另一端接地,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三极管V3 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J、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的另一端,继电器J的另一端接地,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电压VOUT。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为限流二极管。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二极管D6、二极管D7为负阻发光二极管。加在负阻发光二极管上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负阻发光二极管不会导通。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为有极性电容。快速吸放电能,保证输出电压稳定。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三极管V1、三极管V3为NPN三极管,MOS管V2为NMOS管。作用为控制电路导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控制电位器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保证在使用不同的电器时都可以通过该电源板进行供电,同时拥有过压保护,保证输出电压不会过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的原理图。
[0016]图2为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的电路图。
[0017]图3为负阻发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用于提供电压的市电供电模块,用于 AC

AC、AC

DC的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用于电路导通限流的开关限流模块,用于调节稳定电压的稳压可调节模块,用于过压发光的过压发光模块,用于继电器工作的继电器工作模块,用于过压断开开关的过压断路模块,用于输出稳定电压的电压输出模块,所述市电供电模块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限流模块,开关限流模块连接稳压可调节模块,稳压可调节模块连接过压发光模块、过压断路模块,过压发光模块连接继电器工作模块,继电器工作模块连接过压断路模块,过压断路模块连接电压输出模块。
[0020]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市电供电模块由火线L、零线N所构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容C2、电阻R1所构成,开关限流模块由电阻R2、电阻R3、开关S1、三极管V1所构成,稳压可调节模块由电阻R4、MOS管V2、可控精密稳压源D5、电容C3、电容C4、电阻R5、电阻R7、电位器RP1所构成,过压发光模块由二极管D6、二极管D7所构成,继电器工作模块由三极管V3、继电器J、二极管D8、电阻R6所
构成,过压断路模块由开关S2所构成,电压输出模块由输出电压VPUT所构成;
[0021]火线L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一端,零线N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另一端,变压器W 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2、电阻R3,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开关S1,开关S1 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配性电源板,其特征在于:该高适配性电源板包括:开关限流模块,用于电路导通和限流,市电供电模块输出交流电压给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直流电压给开关限流模块;稳压可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输出稳定的电压,接收开关限流模块输入的电压,输出给过压发光模块、过压断路模块;过压发光模块,在稳压可调节模块输出的电压过大时发光,过压发光时输出电压给继电器工作模块;继电器工作模块,控制开关断开,电路电压过压时控制过压断路模块开关断开;过压断路模块,电路电压正常时开关导通,电路电压过大时开关弹开,电压正常时,过压断路模块输出正常电压给电压输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配性电源板,其特征在于,市电供电模块由火线L、零线N所构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容C2、电阻R1所构成,开关限流模块由电阻R2、电阻R3、开关S1、三极管V1所构成,稳压可调节模块由电阻R4、MOS管V2、可控精密稳压源D5、电容C3、电容C4、电阻R5、电阻R7、电位器RP1所构成,过压发光模块由二极管D6、二极管D7所构成,继电器工作模块由三极管V3、继电器J、二极管D8、电阻R6所构成,过压断路模块由开关S2所构成,电压输出模块由输出电压VPUT所构成;火线L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一端,零线N连接变压器W的输入端另一端,变压器W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电阻R1,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