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6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包括:置管固定组件,包括一基垫、开设于所述基垫上的多条开槽以及横跨于所述开槽上多个固定卡带;中心静脉导管嵌设于所述开槽内;所述基垫的左右两端通过磁吸件连接;外罩固定组件,包括外罩体和设于所述外罩体内壁上的加压环;所述外罩体两端侧壁活动连接后呈环状且将所述置管固定组件容纳于其内部的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置管固定组件和外罩固定组件,可将中心静脉导管包覆于该基垫内对其进行有效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中心静脉导管脱管的问题发生。题发生。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危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注各种药物及营养的重要措施,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是运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方法简易等优点,是危急重症抢救过程中快速输液、监测、营养支持等实用而可靠的监测治疗手段。
[0003]目前,为了防止患者的汗液或体液等污染连接头,医护人员一般用无菌纱布或者治疗巾进行包裹固定该中心静脉导管,包裹后再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治疗巾上最后再将治疗巾卷成一卷后再用胶布固定;每次需要固定的管路为2

3条,上述操作的时候,管路会经常在里面摆动,甚至脱落;而且因观察需要,护士需频繁打开纱布,操作繁琐;且胶布在多次撕开会在管路上留下胶布的痕迹,不便于医护人员查看管路内部的情况。
[0004]目前的静脉导管通过三通管座将导管与主腔支管、侧腔支管连接,由于侧腔支管较多,管路复杂,患者发生体位活动容易牵扯到管路,从而发生脱管的危险。
[0005]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置管固定组件和外罩固定组件,可将中心静脉导管包覆于该基垫内对其进行有效固定,从而有效避免中心静脉导管脱管的问题发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包括:
[0009]置管固定组件,包括一基垫、开设于所述基垫上的多条开槽以及横跨于所述开槽上多个固定卡带;中心静脉导管嵌设于所述开槽内;所述基垫的左右两端通过磁吸件连接;
[0010]外罩固定组件,包括外罩体和设于所述外罩体内壁上的加压环;所述外罩体两端侧壁活动连接后呈环状且将所述置管固定组件容纳于其内部的容纳腔内。
[0011]优选的,所述开槽的形状与其所卡设的各条中心静脉导管的形状一致;
[0012]所述开槽的深度大于中心静脉导管的高度;
[0013]所述开槽为软质硅胶垫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外罩体为透明材质的软质塑料制成,其四周侧壁包覆有硅胶垫;
[0015]所述外罩体的两端侧壁通过卡扣和卡座配合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加压环为至少三条,其均匀分布于所述外罩体的内壁上;
[0017]所述加压环为一硅胶制成条状气囊。
[0018]优选的,所述加压环的宽度为10

15mm。
[0019]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带为一硅胶带体,其一端起始于所述开槽的一端,横跨所述开槽后另一端从所述开槽的另一端上的挂环穿过后翻折与所述硅胶带体的另一面通过粘扣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基垫的一端设有软性磁条,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软性磁条配合使用的磁贴。
[0021]优选的,所述基垫的厚度为12mm,所述开槽的深度为10mm。
[0022]优选的,还包括生物胶贴敷料,其粘附于所述外罩体的侧壁上且其延伸部粘附于患者颈部皮肤上。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24]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置管固定组件和外罩固定组件,可将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于该基垫内的开槽内同时通过该外罩固定组件可对基垫整体实现进一步固定的目的;
[0025]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通过多重固定组件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管路摆动以及胶布黏贴的弊端;
[0026]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该外罩体为透明质,可透过该外罩体即可观察到其内部的管路情况;
[0027]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
[002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的置管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技术的外罩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置管固定组件;11、基垫;12、开槽;13、固定卡带;131、粘扣; 111、软性磁条;112、磁贴;14、挂环;
[0036]2、外罩固定组件;21、外罩体;22、加压环;23、硅胶垫;24、卡扣; 25、卡座;
[0037]3、生物胶贴敷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包括:
[0040]置管固定组件1,包括一基垫11、开设于所述基垫11上的多条开槽12 以及横跨于所述开槽12上多个固定卡带13;中心静脉导管嵌设于所述开槽 12内;所述基垫11的左右两端通过磁吸件连接;
[0041]外罩固定组件2,包括外罩体21和设于所述外罩体21内壁上的加压环 22;所述外罩体21两端侧壁活动连接后呈环状且将所述置管固定组件1容纳于其内部的容纳腔内。
[0042]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
[0043]医护人员首先将各条中心静脉导管分别固定于所述基垫11的各个开槽 12内,再将各条固定卡带13横跨所述开槽12后另一端从所述开槽12的另一端上的挂环14穿过后翻折与所述硅胶带体的另一面通过粘扣131连接;待将三条中心静脉导管分别固定好后,再将基垫11的左右两端通过其端部的软性磁条111与另一端磁贴112快速配合连接;
[0044]待该基垫11卷成卷状后,将所述外罩固定组件2的外罩体21绕所述基垫11一周后通过端部的卡扣24和卡座25配合连接即可将所述基垫11 包覆于其内部。
[0045]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卡带13、外罩体21以及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置管固定组件(1),包括一基垫(11)、开设于所述基垫(11)上的多条开槽(12)以及横跨于所述开槽(12)上多个固定卡带(13);中心静脉导管嵌设于所述开槽(12)内;所述基垫(11)的左右两端通过磁吸件连接;外罩固定组件(2),包括外罩体(21)和设于所述外罩体(21)内壁上的加压环(22);所述外罩体(21)两端侧壁活动连接后呈环状且将所述置管固定组件(1)容纳于其内部的容纳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12)的形状与其所卡设的各条中心静脉导管的形状一致;所述开槽(12)的深度大于中心静脉导管的高度;所述开槽(12)为软质硅胶垫(23)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体(21)为透明材质的软质塑料制成,其四周侧壁包覆有硅胶垫(23);所述外罩体(21)的两端侧壁通过卡扣(24)和卡座(25)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环(22)为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宁刘宏宝吕红红杨峰潘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