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MBR膜组件维护处理领域及方法,尤其涉及10纳米MBR膜组件亲水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0nmMBR膜组件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饮料、生物、食品、医药、环保、化工、冶金、石油、火电等许多方面。10nm MBR膜组件生产的过程主要是将几千至几万根中空纤维膜丝填装在专用的膜丝浇注盒内,再将环氧树脂或者聚氨酯等胶水浇注到浇注盒中,再经切削、粘接集水盒等工艺加工后,形成完整的10nm MBR膜组件。
[0003]10nm MBR膜组件在使用过程如果不存、使用不当,容易引起膜丝变干,膜丝表面微孔收缩或消失,导致膜组件通量下降甚至无通量。另一种情况是膜丝生产过程中采用膜丝干化处理工艺,便于膜组件后期封胶、浇注,浇注完成后采用亲水化、清洗、保孔处理工艺恢复膜丝通量,达到正常使用目的。
[0004]目前,有关于10nm MBR膜组件使用或生产过程中膜丝干化后通量恢复的问题少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专利,特别是基于10nm MBR膜组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亲水化循环系统、清洗循环系统、保孔液循环系统以及循环水槽(T04);所述循环水槽(T04)的中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循环水槽(T04)的底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循环水槽(T04)顶部的两侧还设有一对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集水框以及多个膜组件连接管,所述集水框固定连接在循环水槽(T04)顶部的边缘处,多个所述膜组件连接管均与集水框固定相连、且均与集水框相连通,所述集水框的底部设有集水框产水口;所述膜组件连接管远离集水框的一端用于连接MBR膜组件的产水口、且膜组件连接管中设有用于控制膜组件连接管通断的膜组件球阀;所述亲水化循环系统包括亲水化溶液罐(T01)以及亲水化循环泵(P01),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经过亲水化循环泵(P01)连接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同时,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以及集水框产水口也与亲水化循环泵(P01)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清洗循环系统包括清水罐(T02)以及清水循环泵(P02),所述清水罐(T02)经过清水循环泵(P02)连接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同时,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以及集水框产水口也与清水循环泵(P02)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保孔液循环系统包括保孔溶液罐(T03)以及保孔液循环泵(P03),所述保孔溶液罐(T03)经过保孔液循环泵(P03)连接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同时,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以及集水框产水口也与保孔液循环泵(P03)的进水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纳米MBR膜组件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具有出水口和回水口;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的出水口和亲水化循环泵(P01)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中设有第十一球阀(V11),所述亲水化循环泵(P01)的出水口和循环水槽(T04)的进水管之间的管道中依次设有第一止回阀(CV1)、第十三球阀(V13)、第一电磁流量计(F01)以及第二球阀(V02);所述亲水化溶液罐(T01)的回水口通过管道接入第一止回阀(CV1)和第十三球阀(V13)之间、且该管道中设有第十四球阀(V14);所述循环水槽(T04)的排水管和亲水化循环泵(P01)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中依次设有第三球阀(V03)以及第十二球阀(V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东,林永慧,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乐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