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用先端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13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先端帽,包括底座和帽体;所述底座为中空的套筒,所述底座的后端套置在内窥镜上,所述底座的前端连接所述帽体;所述帽体沿所述前端的部分边沿设置,以在所述帽体上形成支撑面和挖取面;所述前端沿圆周设置有紧密排列的小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通过底座套设在内窥镜上,并在使用中,通过支撑面可以支撑消化道的组织,以能够为内窥镜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通过挖取面可以将消化道内的异物取出。同时,在底座上设置的紧密排列的小孔,可以有效防止对先端帽的二次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用先端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先端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窥镜已成为观察和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影像的常用医疗器械。医生通过内窥镜可以直接获取消化道内的影像,以能够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0003]临床上,在使用内窥镜时,通常需要在内窥镜的前端套设先端帽。而现有的先端帽在使用中,难以撑起狭窄的消化道,不便于观察消化道的内部情况。同时,像是肠道非常容易粘连的器官,现有的先端帽很难推开结肠壁褶皱,不利于医生进行操作治疗。现有的先端帽也无法提供取物的功能,在消化道内发现异物时,往往还需要侵入其他的器械以辅助取出,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也会降低诊疗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先端帽,包括底座和帽体;所述底座为中空的套筒,所述底座的后端套置在内窥镜上,所述底座的前端连接所述帽体;所述帽体沿所述前端的部分边沿设置,以在所述帽体上形成支撑面和挖取面;所述前端沿圆周设置有紧密排列的小孔。
[000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帽体沿所述前端的半圆周设置。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帽体还包括连接边,所述连接边沿所述前端的半圆周设置,所述支撑面是由所述连接边向前呈椭圆形延伸而形成的椭圆形面,所述挖取面位于所述支撑面的相对侧。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帽体还包括连接边,所述连接边沿所述前端的半圆周设置,所述支撑面是由所述连接边向前呈锥形延伸而形成的锥形面,所述挖取面位于所述支撑面的相对侧。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面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朝所述顶部的外周延伸设置。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帽体由透明材质制成。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后部的直径,所述前部套置在所述内窥镜上,所述后部连接所述帽体。
[0011]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包括底座和帽体;所述底座为中空的套筒,所述底座的后端套置在内窥镜上,所述底座的前端连接所述帽体;所述帽体沿所述前端的部分边沿设置,以在所述帽体上形成支撑面和挖取面。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通过底座套设在内窥镜上,并在使用中,通过支撑面可以支撑消化道的组织,以能够为内窥镜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还可以通过挖取面将消化道内的异物取出。同时,在底座上设置的紧密排列的小孔,可以有效防止对先端帽的二次利用。
[0012]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
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的内窥镜用先端帽1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内窥镜用先端帽2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参见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10和内窥镜用先端帽20,在一种实施例中,包括底座11和帽体12。其中,底座11为中空的套筒,这样,底座11的后端可以套置在内窥镜(图中未示出)上。底座11的前端连接帽体12,并且,帽体12沿底座11的前端的部分边沿设置,从而,在帽体12上形成支撑面121和挖取面122。
[0018]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先端帽10和内窥镜用先端帽20,通过底座11套设在内窥镜上,以能够在消化道的诊疗中配合内窥镜使用。使用中,通过在帽体12上设置支撑面121,当先端帽10进入消化道等器官时,支撑面121可以将消化道内的组织撑开,使内窥镜与消化道内的组织保持一定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为内窥镜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也避免了在使用光电技术(激光汽化、高频电切及微波等光电技术)进行手术时内窥镜的前端被灼烧或电击。同时,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先端帽10,在帽体12上还形成有挖取面122,在辅助内窥镜进行治疗时,可以将消化道内的异物直接取出,而不需要再侵入其他器械配合挖取。这样,通过一个先端帽10既可实现支撑消化道又可取出异物,不仅提高了诊疗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患者与器械的接触,避免了患者的不适感。
[0019]进一步地,底座11的前端沿圆周设置有紧密排列的小孔113。在现实的医疗操作中,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节省成本,存在对先端帽进行清洁并二次利用的情况。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先端帽,在诊疗中,会有组织液等物质残留在紧密排列的小孔113的孔壁上,并且,由于小孔113的尺寸小且孔壁薄,很难将孔壁清洁干净,也因此使医疗机构不得不抛弃已使用的先端帽。从而,本专利技术的先端帽能够有效地杜绝对二次利用,以降低了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和细菌滋生。
[0020]参见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10和内窥镜用先端帽20,在一种实施例中,帽体12沿底座11的前端的半圆周设置。这样,帽体12围绕底座11的半圆周设置,不仅在更大的程度上增加支撑面121和挖取面122所占据的空间,便于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内窥镜留有足够放置镜头的空间,以不影响内窥镜获取消化道内的图像。在一种实施例中,帽体12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从而内窥镜可以透过帽体12获取消化道内的图像,使内窥镜不受遮挡影响,视野范围更广。
[0021]参见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10和内窥镜用先端帽20,在一种实施例中,底座11包括前部111和后部112,其中,前部111的直径大于后部112的直径,并且前部111
套置在内窥镜上,而后部112连接帽体12。这样,通过设置较小直径的后部112便于卡紧和固定内窥镜,而设置较大直径的前部111可以在帽体12进入消化道时撑开更大的空间,便于获取消化道内的图像。
[0022]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10,在一种实施例中,帽体12还包括连接边123,其中,连接边123沿底座11的前端的半圆周设置。并且,支撑面121是由连接边123向前呈椭圆形延伸而形成的椭圆形面,这样,椭圆形面更易于撑开消化道的组织并且表面光滑不会损伤组织。同时,挖取面122位于支撑面121的相对侧,挖取面122和支撑面121相配合形成了“勺子”,从而可以通过挖取面122将消化道内的异物取出。
[0023]参见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先端帽20,在一种实施例中,帽体12还包括连接边123,其中,连接边123沿底座11的前端的半圆周设置。支撑面121是由连接边123向前呈锥形延伸而形成的锥形面,挖取面122位于支撑面121的相对侧。这样,挖取面122和支撑面121不仅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用先端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帽体;所述底座为中空的套筒,所述底座的后端套置在内窥镜上,所述底座的前端连接所述帽体;所述帽体沿所述前端的部分边沿设置,以在所述帽体上形成支撑面和挖取面;所述前端沿圆周设置有紧密排列的小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先端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沿所述前端的半圆周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先端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还包括连接边,所述连接边沿所述前端的半圆周设置,所述支撑面是由所述连接边向前呈椭圆形延伸而形成的椭圆形面,所述挖取面位于所述支撑面的相对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先端帽,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辉杨光张俊勇谭洪泉李真张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希罗镜下医疗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