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711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a:单个叶轮静平衡配重;S2a:单个叶轮双面平衡配重;S3a:电机转子双面动平衡配重;S4a:风机整机采用现场平衡的方法以降低轴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单个叶轮静平衡配重、单个叶轮双面平衡配重、电机转子双面动平衡配重及现场整机双面动平衡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多级风机中叶轮和电机动平衡匹配性问题,使多级叶轮和电机转子的残余不平衡完美匹配,从而降低轴频和轴频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单叶轮动平衡与单电机动平衡匹配性问题,会使得叶轮与电机直联情况下振动加剧,动平衡效果不好。原因是不匹配,叶轮残余不平衡量可能是90
°
,而电机残余不平衡量假如在270
°
,那么电机与叶轮装配以后会使得整个风机轴向摇摆,振动加剧,影响使用寿命。这种不匹配性会在多级风机上面体现的尤为明显。现有动平衡方法较为单一,只能有限的降低轴频,对于其他频段激起的振动无法解决,使得传统的风机并不能适用于高端场合如军用风机。另外,现有的增加挠性联轴器或者采用橡胶减震器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只能是阻断振动的传递路径,无法在根本上解决源头振动问题。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并未意识到多级风机中叶轮和电机动平衡匹配性问题会导致振动,并且现有技术中并无有效措施能够解决此匹配性问题所引发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a:单个叶轮静平衡配重;
[0006]S2a:单个叶轮双面平衡配重;
[0007]S3a:电机转子双面动平衡配重;
[0008]S4a:风机整机采用现场平衡的方法以降低轴频。
[0009]优选的,所述现场平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0010]S41a:将叶轮与电机装配;
[0011]S42a:将两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风机外壳体上;
[0012]S43a:采用平衡破坏法分别在首级叶轮和末级叶轮上配重。
[0013]优选的,所述平衡破坏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4]S431:风机正常开启后,在额定工况下,分别测得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原始振动数据;
[0015]S432:定义零位,将叶轮上用于测速的光标贴设的位置设定为零度;
[0016]S433:在首级叶轮的任一相位位置加配重,开启风机,测得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第一组振动变化数据;
[0017]S434:在末级叶轮的任一相位位置加配重,开启风机,测得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第二组振动变化数据;
[0018]S435:比较两组振动变化数据相对原始振动数据的相位和振动幅值变化,计算出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不平衡质量及其所处的具体相位位置。
[0019]可选的,分别在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安装位置作垂直于叶轮旋转中心线的垂面,其中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垂面与风机外壳体的相交位置。
[0020]可选的,所述S3a中在对电机转子双面动平衡配重时,所述电机转子上键槽部位配半键。通过在电机转子键槽部位配半键,模拟电机轴在没加工键槽时的原始振动数据,且去除由于键槽部位重量变化导致的虚假不平衡。
[00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单个叶轮静平衡配重、单个叶轮双面平衡配重、电机转子双面动平衡配重及现场整机双面动平衡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多级风机中叶轮和电机动平衡匹配性问题,使多级叶轮和电机转子的残余不平衡完美匹配,从而降低轴频和轴频2

3倍频,使得本专利技术风机可适用于高端应用场合如军用风机、核电风机等;另外整个风机轴在风机转动过程中受力均匀,提高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2为图1中现场平衡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3为图2中平衡破坏法的流程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在风机外壳体布置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风机低频段振动的治理的流程图。
[0028]图6为图5中模态计算的流程图。
[0029]图7为图5中安装频率敲击测试的流程图。
[0030]图8为图5中风机启停机测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32]一种系统性的风机减振方法,包括多级风机的动平衡和风机低频段振动的治理,针对性的解决叶轮和电机动平衡匹配性问题和风机振动源头治理问题。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

3所示,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S1a:单个叶轮静平衡配重,将叶轮穿轴后放置于硬支撑平衡机,推动叶轮转动,叶轮在偏重的情况下自动停稳,在最低点作上标记后,重复几次(每次推动叶轮转动的力度大致相同),若重复几次标记点都在最低点,则标记位置为偏重点,在测定的偏重位置加上一配重使得叶轮达到静平衡;
[0036]S2a:单个叶轮双面平衡配重,同样采用硬支撑平衡机,在叶轮轴向的两个位置做双面平衡,使每个叶轮残余不平衡都能达到G1标准;
[0037]S3a:电机转子双面动平衡配重,期间在键槽部位配半键,使电机转子残余不平衡达到G1标准;
[0038]S4a:风机整机采用现场平衡的方法以降低轴频;
[0039]所述现场平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S41a:将叶轮与电机装配;
[0041]S42a:将两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风机外壳体上,具体的,如图4所示,分别在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安装位置作垂直于叶轮旋转中心线的垂面,其中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垂面与风机外壳体的相交位置;
[0042]S43a:采用平衡破坏法分别在首级叶轮和末级叶轮上配重,使得各级叶轮及电机转子的整体不平衡达到G1标准。
[0043]其中S43a中平衡破坏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44]S431:风机正常开启后,在额定工况下,分别测得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原始振动数据;
[0045]S432:定义零位,风机上使用光电传感器测量叶轮的转速,并在叶轮上相应贴设光标(反光条),因此可将叶轮上光标贴设的位置设定为零度;
[0046]S433:在首级叶轮的任一相位位置加配重,开启风机,测得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第一组振动变化数据;
[0047]S434:在末级叶轮的任一相位位置加配重,开启风机,测得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第二组振动变化数据;
[0048]S435:比较两组振动变化数据相对原始振动数据的相位和振动幅值变化,通过软件分析出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不平衡质量及其所处的具体相位位置。
[0049]现有技术中解决风机振动问题时,通常只考虑到叶轮和转子的不平衡,然而本专利技术发现叶轮和转子平衡不匹配也是造成风机振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现场平衡的方法,从而降低轴频。
[0050]本实施例通过将单个叶轮静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a:单个叶轮静平衡配重;S2a:单个叶轮双面平衡配重;S3a:电机转子双面动平衡配重;S4a:风机整机采用现场平衡的方法以降低轴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平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1a:将叶轮与电机装配;S42a:将两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风机外壳体上;S43a:采用平衡破坏法分别在首级叶轮和末级叶轮上配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风机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破坏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431:风机正常开启后,在额定工况下,分别测得首级叶轮、末级叶轮的原始振动数据;S432:定义零位,将叶轮上用于测速的光标贴设的位置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豪杰李诗徉蒋洪涛朱杰涛屠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智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