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及污水处理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重力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产生的污水急剧增加,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近年来对污水处理设施的集约化要求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一种行业趋势。污泥浓缩池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段的核心处理构筑物。重力浓缩是最常见的污泥浓缩工艺,因其运行稳定可靠而应用广泛,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0003]传统布置形式的重力浓缩池,在中间布置配泥井,而在配泥井四周独立布置重力浓缩池,需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厂区用地。对于用地紧张的厂区而言,无疑是一定程度上的土地资源浪费。而对于半地下、全地下建设形式的污水处理厂,为避免此类问题,一般会将污泥处理设施布置在地上并按传统形式布置,或直接取消污泥浓缩池而进入调理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泥重力浓缩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浓缩装置包括配泥井、出泥堰和多个重力浓缩池,相邻的所述重力浓缩池之间具有缝隙空间,所述配泥井设置于所述缝隙空间内,所述配泥井通过进泥支管与所述重力浓缩池连通;所述出泥堰设置于所述重力浓缩池与所述配泥井相对的一侧,所述重力浓缩池通过出泥支管与所述出泥堰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浓缩池阵列排布,四个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力浓缩池所环绕的中间位置处具有所述缝隙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浓缩池的外侧壁与所述配泥井的一侧侧壁相接触;和/或,所述出泥堰的一侧侧壁与所述重力浓缩池的外侧壁相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浓缩装置还包括外壁,所述重力浓缩池、所述配泥井和所述出泥堰设置于所述外壁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与所述重力浓缩池的外侧壁相接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堰的一侧壁为所述外壁的一部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重力浓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谷,彭弘,戴炜豪,郝炫凯,林臻,王旋,连宝菊,陈焜,苏先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