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699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养殖技术领域。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养殖围栏内设置养殖网箱,养殖网箱的一侧开口,养殖网箱的开口侧连接围拉网;围拉网将养殖网箱的开口进行封闭;步骤二,吊机吊着分级篮放入养殖网箱里起捕鱼类;分级篮包括上下开口的框架,框架的侧壁上设有透水孔;分级篮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格栅以及下格栅,上格栅的栅间距大于下格栅的栅间距,分级篮通过上格栅以及下格栅分隔为上下设置的上层以及下层;上格栅以及下格栅均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栅门,两个栅门与框架的相对侧铰接;每个栅门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一筛选区域以及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左右的第二筛选区域。本专利提高了起捕效率。了起捕效率。了起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是鱼类起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水网箱等养殖设施的鱼类起捕较为简单方便,由于养殖空间小,人员可站在网箱框架上采用小型围拉网围聚鱼类,然后采用小型手抄网等渔具起捕鱼类。随着养殖设施的大型化,大型围栏养殖设施及大型的桁架式网箱中养殖的鱼类由于养殖空间及水体深度都较大,且由于大型养殖设施的操作平台距离水面较高,采用人工围拉网聚鱼

手抄网起捕方式已不能实现鱼类的高效起捕,且起捕过程为不分鱼体规格统一起捕,而通常一些未达到上市需求的小规格的鱼类不是捕获目标,再次放回设施内后会由于起捕过程擦伤等原因造成死亡。另外,上市鱼类的捕获也需要根据鱼体的规格进行分级,以进行分等级销售,现有的方法是在起捕后人工称量进行分级,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一,养殖围栏内设置养殖网箱,所述养殖网箱的一侧开口,所述养殖网箱的开口侧连接有用于对开口进行封闭的围拉网;
[0006]围拉网将养殖网箱的开口进行封闭;
[0007]步骤二,吊机吊着分级篮放入养殖网箱里起捕鱼类;
[0008]所述分级篮包括上下开口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有透水孔;
[0009]所述分级篮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格栅以及下格栅,所述上格栅的栅间距大于下格栅的栅间距,所述分级篮通过上格栅以及下格栅分隔为上下设置的上层以及下层;
[0010]所述上格栅以及下格栅均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栅门,两个栅门与所述框架的相对侧铰接;
[0011]每个栅门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一筛选区域以及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左右的第二筛选区域;
[0012]吊机将分级篮从上至下提拉,大规格鱼类在上层,小规格鱼类通过上格栅后落入下层,非捕捞目标规格的鱼类会通过下格栅回到水中;
[0013]步骤三,分级篮起吊到平台上后,放置到运输箱上方后,先打开下格栅,释放小规格鱼类,然后分级篮转移到另个运输箱,打开上格栅,释放大规格的鱼类。
[0014]本专利实现了在大型养殖设施如围栏、桁架网箱的内部水面,带动围拉网将部分鱼类围聚在网箱内,形成一定密度的鱼群,然后利用吊机吊着分级篮放入养殖网箱里起捕鱼类,提高了起捕效率;分级篮进入的鱼类由于体宽的规格差异,较小体宽的鱼类可以通过
格栅,较大体宽的鱼类则保留在当前层,实现一定范围内鱼类大小的分级效果;栅间距方向不同的筛选区域,可以增加不同朝向鱼类通过分级栅的比率,提高分级效果。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围拉网的上端安装有浮子,所述围拉网的下端安装有配重件。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围拉网上下两侧连接有袖纲,所述袖纲通过曳纲与船连接,船带动围拉网两侧的曳纲朝网箱开口行驶,待靠近网箱的开口处时将围拉网的网衣作为侧网堵住养殖网箱的开口,将鱼群汇聚于养殖网箱内部。
[0017]进一步优选的,步骤二中,吊机将分级篮起吊过程中,当下栅格接近水面时,吊机停止对分级篮的提拉,暂停5分钟。
[0018]使小规格鱼类通过最底层回到水中。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栅格与水面的距离为2cm

5cm时,吊机停止对分级篮的提拉。下格栅位于水面下方。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栅门包括矩形框以及安装在矩形框内的圆柱形的栅管,所述栅管固定在所述矩形框内;
[0021]所述栅管包括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第一栅管以及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栅管;
[0022]至少三个第二栅管左右排布构成所述第一筛选区域;
[0023]至少三个第一栅管前后排布构成所述第二筛选区域;
[0024]所述第一筛选区域以及第二筛选区域相邻设置。
[0025]通过栅管鱼类分级通过时不会损伤鱼体,保证鱼体分级质量,同时保证逃逸的非捕获目标鱼类的成活。
[00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栅管为不锈钢栅管。
[0027]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栅门通过插销可拆卸连接,所述插销的一端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穿过有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0028]防止插销的丢失。
[00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插销通过连接绳与所述橡胶套管相连。防止橡胶套圈的丢失。
[0030]插销连接左栅门与所述右栅门后,插销上套上橡胶套圈可防止插销在晃动后不受力的情况下脱出,且在拉动拉绳后可脱出插销。
[0031]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栅门分别为左栅门与所述右栅门;
[0032]所述左栅门以及右栅门邻近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卸扣,所述插销穿过所述左栅门以及右栅门的卸扣上的穿孔。
[003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栅门与所述框架左端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合页连扣,且所述左栅门与所述框架的左端的合页连扣通过螺栓铰接;
[0034]所述右栅门与所述框架的右端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合页接扣,且所述右栅门与所述框架右端的合页接扣通过螺栓铰接。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分级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分级篮的栅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左栅门以及右栅门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0]其中:1.养殖围栏,2.分级篮,3.吊机,4.网箱,5.围拉网,6.船,7.浮子,8.底纲,9.曳纲,10.袖纲,21为上格栅,22为下格栅,23为插销,24为拉绳,25为卸扣,221为左栅门,222为右栅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42]参见图1至图5,具体实施例1: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步骤一,养殖围栏1内设置养殖网箱,养殖网箱4的一侧开口,养殖网箱4的开口侧连接有用于对开口进行封闭的围拉网5;围拉网5将养殖网箱4的开口进行封闭;
[0044]步骤二,吊机3吊着分级篮2放入网箱4里起捕鱼类;分级篮2包括上下开口的框架,框架的侧壁上设有透水孔;分级篮2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格栅21以及下格栅22,上格栅21的栅间距大于下格栅22的栅间距,分级篮2通过上格栅21以及下格栅22分隔为上下设置的上层以及下层;上格栅21以及下格栅22均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栅门,两个栅门与框架的相对侧铰接;每个栅门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一筛选区域以及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左右的第二筛选区域;
[0045]吊机3将分级篮2从上至下提拉,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养殖围栏内设置养殖网箱,所述养殖网箱的一侧开口,所述养殖网箱的开口侧连接有用于对开口进行封闭的围拉网;围拉网将养殖网箱的开口进行封闭;步骤二,吊机吊着分级篮放入养殖网箱里起捕鱼类;所述分级篮包括上下开口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有透水孔;所述分级篮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格栅以及下格栅,所述上格栅的栅间距大于下格栅的栅间距,所述分级篮通过上格栅以及下格栅分隔为上下设置的上层以及下层;所述上格栅以及下格栅均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栅门,两个栅门与所述框架的相对侧铰接;每个栅门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一筛选区域以及至少一个栅间距方向为左右的第二筛选区域;吊机将分级篮从上至下提拉,大规格鱼类在上层,小规格鱼类通过上格栅后落入下层,非捕捞目标规格的鱼类会通过下格栅回到水中;步骤三,分级篮起吊到平台上后,放置到运输箱上方后,先打开下格栅,释放小规格鱼类,然后分级篮转移到另个运输箱,打开上格栅,释放大规格的鱼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拉网的上端安装有浮子,所述围拉网的下端安装有配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鱼类分级起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拉网上下两侧连接有袖纲,所述袖纲通过曳纲与船连接,船带动围拉网两侧的曳纲朝网箱开口行驶,待靠近网箱的开口处时将围拉网的网衣作为侧网堵住养殖网箱的开口,将鱼群汇聚于养殖网箱内部。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程家骅张勋袁兴伟刘永利王嘉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