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管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尤其涉及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管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组织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人体器官和组织的修复。而在组织工程中,一个最大的限制是再生的器官或者组织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以维持组织工程支架在植入人体后初始阶段的组织活力。在血管网络形成前,植入物必须依靠扩散作用来提供营养和清除体内废物,这可能导致植入部位营养缺失,从而导致植入物的不适当整合甚至完全失去作用。
[0003]在材料设计时,引入促血管化策略,为组织修复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如在骨修复领域,带血管蒂的骨移植增加了创伤区的血管密度,有助于消除损伤部位的局部感染。最近,从自体组织中提取的微血管能有效促进心肌损伤的修复。但自体血管供体有限,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也有采用支架中携载外源性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来促进血管形成的研究。然而,这一策略的成功依赖于支架材料中微血管网络的快速形成和有效灌注的建立,但该过程中生长因子的活性维持时间、受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管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微管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1)将海藻酸钠0.5%
‑
4%w/v、甲基丙烯酰化明胶5%
‑
10%w/v与海藻酸钠0.5%
‑
4%w/v的混合溶液、壳聚糖1%
‑
2%w/v与海藻酸钠0.5%
‑
4%w/v的混合溶液、葡聚糖1%
‑
3%w/v与海藻酸钠0.5%
‑
4%w/v的混合溶液中的一种,加入到同体积的浓度为0.5
‑
3mg/mL的胶原中,得到天然高分子溶液;(2)将106‑
107个/mL的细胞与浓度为0.5%
‑
5%w/v的氯化钙溶液混合,得到含有细胞的氯化钙溶液;(3)通过微流控装置,以所述天然高分子溶液为外相,以所述含有细胞的氯化钙溶液为内相,内相和外相的流速比为4:1
‑
0.5:1,在微流泵的推动下,内相和外相接触时进行预固化,之后进行完全固化,得到所述水凝胶微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预固化和完全固化的方式为离子交联、光交联或脱水固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天然高分子溶液由海藻酸钠0.5%
‑
4%w/v加入同体积的浓度为0.5
‑
3mg/mL的胶原制备得到,加入1%
‑
2%w/v的氯化钙溶液进行离子交联实现完全固化;当天然高分子溶液由甲基丙烯酰化明胶5%
‑
10%w/v与海藻酸钠0.5%
‑
4%w/v的混合溶液加入同体积的浓度为0.5
‑
3m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