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水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96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电机水冷系统,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环形左端板、环形右端板、周向均布于内、外筒体之间的左端导流板和右端导流板,左端导流板与右端导流板一一间隔设置且隔距均等,使内、外筒体之间形成蛇形闭合水道;外筒体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另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沿外筒体的周向相差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水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水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发热问题一直是电机
中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能够快速冷却电机,就能使电机承受更高的功率和转速,实现更大的扭矩,电机冷却途径主要有空冷、风冷和水冷,其中以水冷效果最佳,常用的电机水冷系统是在电机壳体内设置一条单向水道,冷却水从水道一端进入壳体,从水道另一端流出壳体,这种结构较为简单,水流易于控制,但是水道距离长,水流行程长,导致水温温升较高,而较高温度的水吸热能力就会下降,最终影响电机的冷却效果。
[0003]为了消除上述问题,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案是加快冷却水的流速,通过缩短冷却水与电机壳体的热交换时间,来降低冷却水的温升,这种提高降温效果的手段是可行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但是这大大提高了冷却水使用量以及用于驱动冷却水流动的能耗。
[0004]最为关键的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水道内会产生水垢,特别是在矿场,冷却水水源条件复杂,冷却水中杂质、矿物质含量高,导致水道内水垢生长迅速,导致水道变窄,水流量下降,使电机的水冷却效果大大下降,最终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水冷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缩短冷却水在壳体内的行程,降低温升,提高对电机的水冷却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水冷系统,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外筒体、同轴嵌套在外筒体内部的内筒体、位于内筒体和外筒体左端且用于连接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环形左端板、位于内筒体和外筒体右端且用于连接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环形右端板、周向均布于内、外筒体之间的左端导流板和周向均布于内、外筒体之间的右端导流板,任一左端导流板的一端与左端板连接,另一端沿外筒体轴向向右端板延伸且与右端板之间留有间隙,左端板的两条长边分别与内、外筒体密封连接;任一右端导流板的一端与右端板连接,另一端沿外筒体轴向向左端板延伸且与左端板之间留有间隙,右端板的两条长边分别与内、外筒体密封连接;左端导流板与右端导流板一一间隔设置且隔距均等,使内、外筒体之间形成蛇形闭合水道;外筒体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口、另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沿外筒体的周向相差180
°
,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水道回弯处。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任意两相邻左端导流板之间的左端板上开设有一个清污口,清污口沿外筒体的轴向延伸,连通水道内部与壳体外界,左端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各清污口的密封件。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污口为螺纹孔,所述密封件为螺钉堵头,螺钉堵头与清污口一一对应地螺纹连接在清污口内,清污口位于相邻的左端导流板和右端导流板之间。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任意两相邻右端导流板之间的右端板上也开设有一个清污口,右端板上的清污口内也可拆卸地密封连接有螺钉堵头,右端板上的清污口与左端板上的清污口在左、右端板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每个清污口均位于相邻的左端导流板和右端导流板之间。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污口为扇形窗口,扇形窗口与两相邻左端导流板之间的水道回弯正对,所述密封件为可拆卸地连接在左端板外侧的左法兰环,该左法兰环正对左端板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清污口配合的扇形凸块,凸块嵌入对应清污口,对清污口进行密封封堵。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任意两相邻右端导流板之间的右端板上也开设有一个清污口,右端板上的清污口的密封件为连接在右端板外侧的右法兰环,该右法兰环正对右端板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清污口配合的扇形凸块,凸块嵌入对应清污口,对清污口进行密封封堵。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蛇形闭合水路,同时将进水口和出水口分设在壳体两端且相差180
°
,从而使进水口进入壳体内的冷却水分成两条水路流向出水口,每条水路比原来的单向水道行程缩短了一半,从而大大缩短冷却水在壳体内的行程,降低冷却水温升,提高对电机的水冷却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通过在壳体的左端板、右端板上开设清污口,可以在水道狭窄的情况下打开清污口对水道进行清理,除去水道内的污垢。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利用螺钉堵头来密封清污口,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密封效果好,便于水道清污操作。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采用扇形窗口作为清污口,利用左、右法兰上的凸块对清污口进行密封封堵,且将扇形窗口与水道回弯正对,面积较大的扇形清污口更便于清污,同时左、右端板上的清污口存在局部的对应,清污的时候可以从壳体一端将水垢和污泥推向另一端,从另一端的清污口排出,可大大提高清污效率和清污效果,密封件的拆卸和安装也更为便捷,只要拆下左法兰环,就能打开所有左端板上的清污口。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展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另一种另一种密封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A

A剖视图;图1~图5中:100、壳体,1、外筒体,2、内筒体,3、左端板,4、右端板,5、左端导流板,6、右端导流板,7、水道,8、进水口,9、出水口,10、清污口,11、密封件,1101、螺钉堵头,1102、左法兰环,1103、右法兰环,1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0018]如图1~图3所示,电机水冷系统包括电机壳体100,所述电机壳体100包括外筒体1、
同轴嵌套在外筒体1内部的内筒体2、位于内筒体2和外筒体1左端且用于连接内筒体2和外筒体1的环形左端板3、位于内筒体2和外筒体1右端且用于连接内筒体2和外筒体1的环形右端板4、周向均布于内、外筒体2、1之间的左端导流板5和周向均布于内、外筒体2、1之间的右端导流板6,任一左端导流板5的一端与左端板3连接,另一端沿外筒体1轴向向右端板4延伸且与右端板4之间留有间隙,左端板3的两条长边分别与内、外筒体2、1密封连接;任一右端导流板6的一端与右端板4连接,另一端沿外筒体1轴向向左端板3延伸且与左端板3之间留有间隙,右端板4的两条长边分别与内、外筒体2、1密封连接;左端导流板5与右端导流板6一一间隔设置且隔距均等,使内、外筒体2、1之间形成蛇形闭合水道7;外筒体1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口8、另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出水口9,进水口8和出水口9沿外筒体1的周向相差180
°
,进水口8和出水口9均位于水道回弯处。
[0019]如图3所示,冷却水从进水口8进入水道7后,分成上下两路分别向出水口9流动,与传统单向流动的水道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每条水路比原来的单向水道中的水路行程缩短了一半,从而大大缩短冷却水在壳体100内的行程,降低冷却水温升,提高对电机的水冷却效果。
[0020]如图3所示,任意两相邻左端导流板5之间的左端板3上开设有一个清污口10,清污口10沿外筒体1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水冷系统,包括电机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100)包括外筒体(1)、同轴嵌套在外筒体(1)内部的内筒体(2)、位于内筒体(2)和外筒体(1)左端且用于连接内筒体(2)和外筒体(1)的环形左端板(3)、位于内筒体(2)和外筒体(1)右端且用于连接内筒体(2)和外筒体(1)的环形右端板(4)、周向均布于内、外筒体(2、1)之间的左端导流板(5)和周向均布于内、外筒体(2、1)之间的右端导流板(6),任一左端导流板(5)的一端与左端板(3)连接,另一端沿外筒体(1)轴向向右端板(4)延伸且与右端板(4)之间留有间隙,左端板(3)的两条长边分别与内、外筒体(2、1)密封连接;任一右端导流板(6)的一端与右端板(4)连接,另一端沿外筒体(1)轴向向左端板(3)延伸且与左端板(3)之间留有间隙,右端板(4)的两条长边分别与内、外筒体(2、1)密封连接;左端导流板(5)与右端导流板(6)一一间隔设置且隔距均等,使内、外筒体(2、1)之间形成蛇形闭合水道(7);外筒体(1)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进水口(8)、另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一个出水口(9),进水口(8)和出水口(9)沿外筒体(1)的周向相差180
°
,进水口(8)和出水口(9)均位于水道回弯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两相邻左端导流板(5)之间的左端板(3)上开设有一个清污口(10),清污口(10)沿外筒体(1)的轴向延伸,连通水道(7)内部与壳体(100)外界,左端板(3)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各清污口(10)的密封件(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雨梁太海牟廷超朱颂恩陶思钧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力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