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调节池和调节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6967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包括池体,池体中设有一个或多个首尾相接的廊道,廊道中设有溶解氧传感器,廊道的底部设有曝气/排泥管,曝气/排泥管中设有压力计,曝气/排泥管的上游分别设有进气阀和排泥阀,进气阀用于可控地将含氧气体通过曝气/排泥管导入廊道以对其中的污水进行曝气,排泥阀与排泥管连通用于可控地通过曝气/排泥管将廊道中的污泥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该调节池调节污水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污水进行微曝气以便在不显著损失碳源的情况下避免厌氧反应产生的恶臭,能够有效避免曝气/排泥管堵塞,并且所得污泥含有更少的有机污染物。更少的有机污染物。更少的有机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调节池和调节污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和调节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调节池通常设置在格栅之后、污水处理设施之前,用于短暂存储污水,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以便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污水流量、浓度、毒物、pH、水温等变化对后续污水处理的影响,并且有一定的预曝气功能,还可用作事故排水。特别是在对水质、水量和冲击负荷较为敏感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有时还可考虑在调节池中实现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
[0003]进入调节池的污水一般来自集水沟渠或污水管网,通常含有以悬浮的颗粒、团块或液滴形式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其中一些比重较水轻的有机污染物会附着在比重较水重的无机污染物颗粒上而形成密度与水接近的复合污染物,若这些复合污染物进入后续污水处理装置,当附着的有机污染物脱离或消解后,残余的无机污染物可能会沉积在污水处理装置中形成难以排出的沉积层而影响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此外,由于调节池中微生物含量较少,无机污染物颗粒在调节池中沉淀后可能形成较为致密污泥层,其随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调节池,包括池体,池体中设有一个或多个首尾相接的廊道,在第一个廊道的首端设有用于导入污水的进水口,在最后一个廊道的末端设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调节池经设置使得由进水口进入池体的污水依次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廊道后从出水口排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廊道中均设有溶解氧传感器用于测定廊道中污水的溶解氧含量,在每个廊道的底部均设有曝气/排泥管,曝气/排泥管的上游分别设有进气阀和排泥阀,所述进气阀与进气管连通用于可控地将含氧气体通过曝气/排泥管导入廊道以便对其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所述排泥阀与排泥管连通用于可控地通过曝气/排泥管将廊道中的污泥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阀的上游设有排泥泵用于将廊道中的污泥抽出后从排泥管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廊道的底部沿其纵向设有集泥槽,曝气/排泥管是在集泥槽的最低处沿集泥槽纵向设置的导气管,导气管的朝向集泥槽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布置有一个或多个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沿导气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成一排或多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与集泥槽的最低处之间的距离为1

20cm。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曝气/排泥管中设有用于测定其中流体压力的压力计。7.一种调节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如杰周连奎
申请(专利权)人:金锣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