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96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盒老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包括:老化线,包括烘箱及设在所述烘箱内的至少一层加热线体,所述加热线体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烘箱内;冷却线,包括冷却设备及至少一层冷却线体,所述冷却线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冷却设备中,所述冷却线的输入端与所述老化线的输出端对应设置;第一移栽机,设在所述老化线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移栽机能够将所述加热线体上的电器盒转移至所述冷却线体上;转运输送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线的输出端处的第一传送线。由于工人在取电器盒的时候,电器盒已经经过冷却设备降温,温度较低,因此不会被烫伤,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等待冷却的时间,可提高生产效率。可提高生产效率。可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器盒老化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盒老化
,具体涉及一种电器盒老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的电器盒高温老化需要人工把电器盒放到老化箱中进行高温老化,老化完成后再把电器盒取出放到工装车上暂存等待自然冷却。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人工取放电器盒,完成高温老化后人工取出高温的电器盒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器盒完成高温老化后人工去除电器盒容易被烫伤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避免被烫伤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包括:老化线,包括烘箱及设在所述烘箱内的至少一层加热线体,所述加热线体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烘箱内;冷却线,包括冷却设备及至少一层冷却线体,所述冷却线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冷却设备中,所述冷却线的输入端与所述老化线的输出端对应设置;第一移栽机,设在所述老化线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移栽机能够将所述加热线体上的电器盒转移至所述冷却线体上;转运输送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线的输出端处的第一传送线。
[0005]可选地,所述冷却线包括第一冷却线体和第二冷却线体,所述第一冷却线体设在所述第二冷却线体的上侧,所述冷却线与所述老化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移栽机能够将所述加热线体上的电器盒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却线体上,所述冷却线的第一端设有所述第一移栽机,所述冷却线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返板机,所述第一返板机能够将所述第一冷却线体上的电器盒转移至所述第二冷却线体上,所述第一传送线设在所述冷却线的第一端处,且与所述第二冷却线体相接。
[0006]可选地,所述电器盒老化生产线还包括工装板,所述工装板上适于放置所述电器盒;所述冷却线还包括第三冷却线体,所述第三冷却线体设在所述第二冷却线体的下侧;所述转运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线下侧的第二传送线,所述第二传送线与所述第三冷却线体的第一端相接,所述第一传送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线的远离所述冷却线的一端设有第二返板机,所述第二返板机能够将所述第一传送线上的工装板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线上;所述转运输送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冷却线体的第二端相接的上料线。
[0007]可选地,所述上料线为双层线体,所述双层线体包括上层线体和下层线体,所述下层线体与所述第三冷却线体相接,所述双层线体的远离所述第三冷却线体的一端处设有第三返板机,所述第三返板机能够将所述下层线体上的工装板传送至所述上层线体上。
[0008]可选地,所述老化线的输入端设有第二移栽机,所述第二移栽机与所述第一移栽机对称设置,所述上层线体的远离所述第三返板机的一端设有顶升平移机构,所述顶升平移机构能够将所述上层线体上的工装板转移至所述第二移栽机中,所述第二移栽机能够将所述工装板转移至所述加热线体上。
[0009]可选地,所述顶升平移机构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上层线体的远离所述第三返板机的一端;第一皮带线,可升降地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皮带线的传送方向与所述上层线体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皮带线具有与所述上层线体平齐的第一位置以及高于所述上层线体的第二位置;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皮带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皮带线升降运动。
[0010]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皮带线的下方连接有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可升降地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中。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移栽机包括:第一机架,设在所述老化线的输入端处;接料皮带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中,所述第一皮带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接料皮带线与所述第一皮带线相接,所述接料皮带线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皮带线的传送方向一致;转运皮带线,所述转运皮带线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中;纵向皮带,可升降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具有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三位置以及落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四位置,所述纵向皮带的传送方向与所述接料皮带线的传送方向一致,且当所述纵向皮带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纵向皮带与所述接料皮带线相接;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纵向皮带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纵向皮带升降运动;横向皮带,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横向皮带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纵向皮带的传送方向垂直,且当所述纵向皮带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横向皮带位于所述纵向皮带的两侧,所述纵向皮带上的工装板落在所述横向皮带上,所述横向皮带能够将所述工装板转运到所述加热线体上。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
[0014]可选地,所述加热线体设有多层,所述第一机架内设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转运皮带线升降运动。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电机,设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底部;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一从动轮,设在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第一传动皮带,缠绕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外,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相连。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机架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导向孔可升降地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返板机、所述第二返板机、所述第三返板机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支撑板,可升降地设在所述第二机架中;第四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升降运动;第二皮带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皮带线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皮带线正反转运动。
[0018]可选地,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电机,设在所述第二机架的底部;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二从动轮,设在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第二传动皮带,缠绕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外,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相连。
[0019]可选地,所述电器盒老化生产线还包括来料线,所述来料线用于传送待老化的电器盒,所述来料线与所述上层线体平行,所述来料线的尾端处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
两个竖直支撑梁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竖直支撑梁的顶端处的水平支撑梁,其中一个竖直支撑梁位于所述来料线的远离所述上料线的一侧,其中另一个竖直支撑梁位于所述上料线的远离所述来料线的一侧,所述电器盒老化生产线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梁上,能够将所述来料线上的电器盒抓取并放在所述上层线体上的工装板上。
[0020]可选地,所述老化线平行地设有两个,所述冷却线设在两个所述老化线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一移栽机、所述第二移栽机分别设有两个。
[0021]可选地,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冷却风箱。
[002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需要对电器盒老化时,将电器盒依次放在加热线体上,加热线体在移动的过程中,烘箱一直对电器盒进行加热,使电器盒老化,电器盒老化完成后,电器盒在老化线的输出端经第一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老化线(1),包括烘箱(101)及设在所述烘箱(101)内的至少一层加热线体(102),所述加热线体(102)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烘箱(101)内;冷却线(2),包括冷却设备及至少一层冷却线体,所述冷却线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冷却设备中,所述冷却线(2)的输入端与所述老化线(1)的输出端对应设置;第一移栽机(3),设在所述老化线(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移栽机(3)能够将所述加热线体(102)上的电器盒(17)转移至所述冷却线体上;转运输送线,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线(2)的输出端处的第一传送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线(2)包括第一冷却线体(202)和第二冷却线体(203),所述第一冷却线体(202)设在所述第二冷却线体(203)的上侧,所述冷却线(2)与所述老化线(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移栽机(3)能够将所述加热线体(102)上的电器盒(17)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却线体(202)上,所述冷却线(2)的第一端设有所述第一移栽机(3),所述冷却线(2)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返板机(5),所述第一返板机(5)能够将所述第一冷却线体(202)上的电器盒(17)转移至所述第二冷却线体(203)上,所述第一传送线(4)设在所述冷却线(2)的第一端处,且与所述第二冷却线体(203)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老化生产线还包括工装板(8),所述工装板(8)上适于放置所述电器盒(17);所述冷却线(2)还包括第三冷却线体(204),所述第三冷却线体(204)设在所述第二冷却线体(203)的下侧;所述转运输送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线(4)下侧的第二传送线(6),所述第二传送线(6)与所述第三冷却线体(204)的第一端相接,所述第一传送线(4)和所述第二传送线(6)的远离所述冷却线(2)的一端设有第二返板机(7),所述第二返板机(7)能够将所述第一传送线(4)上的工装板(8)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线(6)上;所述转运输送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冷却线体(204)的第二端相接的上料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线为双层线体,所述双层线体包括上层线体(9)和下层线体(10),所述下层线体(10)与所述第三冷却线体(204)相接,所述双层线体的远离所述第三冷却线体(204)的一端处设有第三返板机(11),所述第三返板机(11)能够将所述下层线体(10)上的工装板(8)传送至所述上层线体(9)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线(1)的输入端设有第二移栽机(12),所述第二移栽机(12)与所述第一移栽机(3)对称设置,所述上层线体(9)的远离所述第三返板机(11)的一端设有顶升平移机构(13),所述顶升平移机构(13)能够将所述上层线体(9)上的工装板(8)转移至所述第二移栽机(12)中,所述第二移栽机(12)能够将所述工装板(8)转移至所述加热线体(10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平移机构(13)包括:底板(1301),固定在所述上层线体(9)的远离所述第三返板机(11)的一端;第一皮带线(1302),可升降地设在所述底板(1301)上,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的传送方向与所述上层线体(9)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具有与所述上层线体(9)平齐的第一位置以及高于所述上层线体(9)的第二位置;
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升降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0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的下方连接有第一导向轴(1304),所述第一导向轴(1304)可升降地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孔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303)。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盒老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栽机(12)包括:第一机架(1201),设在所述老化线(1)的输入端处;接料皮带线(120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201)中,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接料皮带线(1202)与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相接,所述接料皮带线(1202)的传送方向与所述第一皮带线(1302)的传送方向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家辉程名箭杨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