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89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水体增氧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曝气泵,曝气泵设于第一浮块上部,曝气外管,曝气外管为柱筒状结构其上端部与第一浮块底部连接,曝气外管底端出口处配设有叶轮,曝气外管内设有穿过第一浮块与曝气泵出气口连接的曝气连接管体,辅助连接环体,辅助连接环体设于叶轮下方,辅助连接环体与叶轮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且辅助连接环体内环直径大于曝气外管外径,辅助连接环体通过辅助支撑架与曝气外管外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增氧设备、叶轮式增氧装置与曝气增氧装置存在的曝气效率不高、不够精准、浪费资源等问题。浪费资源等问题。浪费资源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增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生物系统必须保证水中有一定量的溶解氧存在,曝气充氧是修复受污染河道的重要技术,传统的增氧设备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设备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0004]传统的增氧设备包括叶轮式增氧装置与曝气增氧装置,存在曝气效率不高、不够精准、浪费资源等问题,另外设备沉浮普遍利用绳索工具,不够便捷。
[000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包括:曝气泵(1),所述曝气泵(1)设于第一浮块(2)上部,曝气外管(4),所述曝气外管(4)为柱筒状结构其上端部与第一浮块(2)底部连接,所述曝气外管(4)底端出口处配设有叶轮(800),所述曝气外管(4)内设有穿过第一浮块(2)与曝气泵(1)出气口连接的曝气连接管体(3),辅助连接环体(9),所述辅助连接环体(9)设于叶轮(800)下方,所述辅助连接环体(9)与叶轮(800)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且所述辅助连接环体(9)内环直径大于曝气外管(4)外径,所述辅助连接环体(9)通过辅助支撑架(6)与曝气外管(4)外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环体(9)上环绕布设有辅助曝气件(121),所述辅助曝气件(121)具有两端贯通的孔体,所述两端贯通的孔体与叶轮(800)方向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距离,且所述两端贯通的孔体流通路径与水平面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叶轮(800)包括:浮力调节件(10),所述浮力调节件(10)具有中空的壳套(11),所述壳套(11)一端部设有出气箱体(23),所述壳套(11)另一端设有装配连接基体(14),所述装配连接基体(14)中部开设有与曝气连接管体(3)装配的曝气进口(14a),所述装配连接基体(14)侧面与曝气外管(4)端部管体内壁配设且配设处设有密封圈,所述曝气连接管体(3)穿过壳套(11)与出气箱体(2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套(11)内设有与曝气连接管体(3)外侧面配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朋唐伟尧徐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