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脆弱文物的临时固型材料和提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下脆弱文物的临时固型材料和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球上,水域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以上。在过去的数千年中有大量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已淹没水下,这些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需要人们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发掘和保护。尽管文物保护的首要策略是原位保护,但是水下的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例如偷盗、生物侵蚀、海流冲刷等,水下考古的技术难题之一是在不改变原状的前提下如何将水下文物完整、安全地提取至陆地上。
[0003]目前,水下文物的提取方法有大型沉箱技术,例如2007年“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
[1]。但是该方法耗费人力和财力巨大,对于一般水下脆弱文物很难实施。三年前,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发现了一种可以用于水下的临时固型材料——藜芦醛(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810692060.2),该材料能够沉入水下,在金属、陶瓷、木材、砂砾等材质表面固化,起到粘结固型作用,且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脆弱文物的临时固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的临时固型材为4
‑
二氢色原酮,分子式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的临时固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
‑
二氢色原酮具有如下性质:1)熔点为39
‑
40℃,在加热条件下易熔化;2)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3)密度大于海水,熔融体在常温水中需要数分钟才能固化;4)能够在水下粘结金属、陶瓷、木材、砂砾等文物介质和遗迹;5)可通过升华或乙醇等溶剂溶解的方式可控去除;6)低毒、绿色环保。3.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脆弱文物的临时固型材料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步骤如下:1)先对水下脆弱文物进行初步清理,使文物表面和遗迹周边暴露;2)在水面上将4
‑
二氢色原酮加热熔融成液态,装入保温罐中;3)将保温罐中熔融的4
‑
二氢色原酮灌注到水下文物的表面;4)待4
‑
二氢色原酮渗透和粘结,使文物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凝固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