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淦超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及应用其的施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86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及应用其的施工工艺,该装置包括供线材缠绕的穿线器、摆动臂、夹持件及驱动机构,所述摆动臂一端与穿线器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的另一端通过夹持件与线材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摆动架连接以带动摆动架转动,所述摆动臂转动时夹持件靠近或远离穿线器,所述驱动机构与夹持件连接以驱动夹持件夹紧或松开线材,且当所述摆动臂摆动至一侧时夹持件夹紧线材,当所述摆动臂摆动至另一侧时夹持件松开线材。本申请具有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及应用其的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线缆施工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及应用其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减少城市地表空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升线缆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工程单位一般都会采用地下线缆来代替地表线缆,而在地下线缆安装前需要埋设地下管道,保护线缆,同时方便后期的线缆更换与维护。
[0003]部分地下管道可能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渗水、渗土现象,导致地下管道内产生淤泥或土块,影响地下线缆的穿设安装。因此工程人员在安装地下线缆前,会先将塑料线等具有一定结构强度及韧性的线材捅入管道内,对淤泥及土块进行疏通,从而方便后续线缆的穿设安装。或者先将尼龙绳等线绳穿过地下管道,再在尼龙绳上绑缚沙袋,沙袋的直径与地下管道的直径相适配,之后人工拉动线绳,将沙袋穿过管道,将淤泥推出管道外进行清理,之后再进行线缆穿设。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的地下线缆穿线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完成,且地下管道入口与出口均需要人员值守,存在有人力资源占用量大,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线材缠绕的穿线器(1)、摆动臂(2)、夹持件(3)及驱动机构(4),所述摆动臂(2)一端与穿线器(1)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2)的另一端通过夹持件(3)与线材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与摆动架连接以带动摆动架转动,所述摆动臂(2)转动时夹持件(3)靠近或远离穿线器(1),所述驱动机构(4)与夹持件(3)连接以驱动夹持件(3)夹紧或松开线材,且当所述摆动臂(2)摆动至一侧时夹持件(3)夹紧线材,当所述摆动臂(2)摆动至另一侧时夹持件(3)松开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穿线器(1)有两组,两组所述穿线器(1)上的线材端部通过磁吸组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端部设置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上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读取力传感器的压力值,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提示件,所述控制器用于读取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且当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提示件响应于控制信号输出提示信号,所述控制器连接于驱动机构及夹持件,所述驱动机构响应于控制信号控制绕线轮减速、停止或转向,所述夹持件响应于控制信号调整夹紧及松开线材的时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包括夹持环(31)、转动环(32)及夹持钳(33),线材穿过所述夹持环(31),所述夹持环(31)与转动环(32)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夹持钳(33)至少有三个且沿夹持环(31)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夹持钳(33)的中部与夹持环(31)滑移转动连接,所述夹持钳(33)的一端与转动环(32)铰接,且其另一端用于抵接于线材,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用于驱动转动环(32)转动的转动件(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管道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包括与所述转动环(32)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淦超
申请(专利权)人:许淦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