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686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岩样的核磁共振数据以及少量刻度用岩样的核磁共振数据、气体渗透率;获取岩石样品的核磁共振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核磁共振T2谱对数平均值和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制作以logT2为横坐标和lo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技术介绍

[0002]渗透率是岩石的基础物性参数之一,该参数的准确求取对于油气藏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核磁共振能够反应岩石的孔隙信息,也常被用来进行渗透率测量。但由于大部分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复杂,这些方法的预测精度一般不高,急需研发精度更高的核磁共振渗透率预测方法。
[0003]已有研究表明岩石孔隙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本专利技术通过挖掘核磁共振的孔隙分形信息以表征岩石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并构建新的渗透率预测模型,以提高核磁共振渗透率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核磁共振数据,通过最优拟合法确定岩石的微孔隙分形维数和宏孔隙分形维数,通过少量的岩心气体渗透率进行标定,确定基于分形维数和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的拟合参数,最终计算岩石的渗透率,其渗透率计算结果与气测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预测岩样的核磁共振数据以及少量刻度用岩样的核磁共振数据、气体渗透率;S2、根据岩石样品的核磁共振数据获取岩石样品的核磁共振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S
wi
、核磁共振T2谱对数平均值T
2lm
和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S3、根据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制作以logT2为横坐标和logS
v
为纵坐标的散点图;S4、在散点图中选择不同的logT2值作为分界点,将数据点分为两段;并分别计算当不同的logT2值作为分界点时界限左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的相关系数R
mic
和界限右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的相关系数R
mac
以及界限左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的相关系数R
mic
和界限右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的相关系数R
mac
的乘积;S5、根据不同的logT2值作为分界点的界限左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的相关系数R
mic
和界限右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的相关系数R
mac
的乘积确定出乘积最大值,将乘积最大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或等于阈值,则采用两段式最优拟合法确定散点图中岩样的微孔隙分形维数D
mic
和宏孔隙分形维数D
mac
;若小于阈值,则采用三段式最优拟合法确定散点图中岩样的微孔隙分形维数D
mic
和宏孔隙分形维数D
mac
;S6、确定岩石样品的渗流空间以微孔隙为主还是以宏孔隙为主,并根据微孔隙分形维数D
mic
和宏孔隙分形维数D
mac
建立该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S7、根据岩石样品的气体渗透率、核磁共振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S
wi
、核磁共振T2谱对数平均值T
2lm
确定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的拟合系数;S8、根据步骤S7中得到拟合系数的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以及待预测岩样的核磁共振数据预测待预测岩样的渗透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根据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获取岩石样品核磁共振的横向驰豫时间T2、岩石中孔隙半径小于r的累积孔隙体积比S
v
,分别对T2和S
v
求对数,得到logT2和logS
v
;再以logT2为横坐标,logS
v
为纵坐标,制作散点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计算公式为:式中:R为相关系数,i为数据点序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分形维数的岩石渗透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两段式最优拟合法确定散点图中岩样的微孔隙分形维数D
mic
和宏孔隙分形维数D
mac
的具体步骤为:选择乘积最大值对应的logT2值作为分界点,将散点图中的数据点分为两段;并分别对两段数据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界限左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式的斜率k
mic
和界限右边数据点线性拟合关系式的斜率k
mac
;再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丰罗莹莹代槿石祥超李玮何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