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预制是指将预制板装配后形成腔体结构,在腔体结构中注入混凝土后,自然凝固后形成建筑预制件。
[0003]目前的建筑预制件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搅拌不够均匀,或者比例控制不够精确,导致物料出现懒散,过于粘稠的问题,在加入到预制件内部后,出现气泡、空心的问题。
[0004]传统的浇筑方式,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12802590 U 授权公告日 2021.03.26”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依然需要利用人工拿取喷枪来实现浇筑,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管路内部的混凝土较多,如果管路较长,则管路重量也比较大,所以浇筑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这样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预制用混凝土存在的生产质量差、浇筑件质量不能保证、浇筑效率低和浇筑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工程预制用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混料机构、传输机构、均匀出料机构和移动浇筑机构,所述混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一侧,传输机构的一端与混料机构相连接,传输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均匀出料机构与移动浇筑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浇筑机构包括浇筑座(1)、轴架(2)、皮带轮(3)、皮带(4)和可伸缩浇筑头(5),所述轴架(2)固定在浇筑座(1)的底端,所述皮带轮(3)通过连接轴安装在轴架(2)的两侧,所述皮带(4)套接在同侧的皮带轮(3)上且皮带(4)与皮带轮(3)相啮合,所述可伸缩浇筑头(5)的输入端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在浇筑座(1)上,可伸缩浇筑头(5)的输入端通过均匀出料机构与传输机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合架(6)和混合箱(7),所述混合架(6)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混合箱(7)安装在混合架(6)上,混合箱(7)的上端安装有进水口(8)和进料口(9),混合箱(7)的内部安装有混合组件和翻料组件,混凝箱(7)的下端安装有下漏料头(10)和对接组件,所述下漏料头(10)通过对接组件与传输机构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1)、驱动轴(12)和搅拌片(13),所述驱动电机(11)分别位于混合箱(13)的上端面和侧面上,所述驱动轴(12)的端部与驱动电机(11)相连接,所述搅拌片(13)均匀安装在驱动轴(12)上,所述翻料组件包括翻转电机(14)、翻转轴(15)和翻转片(16),所述翻转电机(14)分别对称设置在混合箱(13)的两侧壁上,所述翻转轴(15)的端部安装在翻转电机(14)上,所述翻转片(16)均匀、倾斜、等角度安装在翻转轴(15)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包括伸缩电机(17)、电动推杆(18)和弧形固定架(19),所述伸缩电机(17)固定安装在下漏料头(10)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18)的一端通过固定座与伸缩电机(17)相连接,电动推杆(18)的另一端与弧形固定架(19)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固定架(19)位于传输机构的端部的两侧且弧形固定架(19)与传输机构的端部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预制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管道(20)、泵机(21)和收纳机构,所述第一传输管道(20)的一端设置在下漏料头(10)的下方且第一传输管道(20)的端部与弧形固定架(19)相连接,所述泵机(21)固定在支撑机构上,第一传输管道(20)的另一端穿过泵机(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雄伟,潘鹏翔,谢月明,胡悦,李云,应武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