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闸管控制LC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及电能质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晶闸管控制LC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大规模应用,其所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日益突出。针对电能质量补偿问题,采用混合型有源滤波器进行电能质量补偿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0003]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晶闸管控制LC(电感电容)混合有源滤波器(TCLC
‑
HAPF)进行补偿,其补偿性能由它的控制器所决定。比例积分控制器(PIC)在基频提供了高增益。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PIC仅在基频提供高增益,导致谐波电流稳态精度较低,而且PIC的积分环节还降低了动态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晶闸管控制LC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方法,以便解决相关技术中,PIC仅在基频提供高增益,导致谐波电流稳态精度较低,而且积分环节导致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0006]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控制LC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晶闸管控制LC混合型有源滤波器,所述晶闸管控制LC混合型有源滤波器包括:多个基频无功补偿电路和逆变器,多个交流电源端的供电端分别通过多个电感与负载的电源端连接,每个基频无功补偿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晶闸管控制LC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晶闸管控制LC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逆变器包括:第二控制器和逆变电路,所述第二控制器和所述逆变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晶闸管控制LC电路的一端连接在一电感和所述负载之间,所述晶闸管控制LC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多个交流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负载电压及负载电流,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晶闸管触发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晶闸管控制LC电路根据所述晶闸管触发信号进行工作,补偿负载基频无功功率;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逆变电路的直流侧电压、预设直流侧电压参考信号、补偿电流和参考补偿电流,采用预设二阶滑模控制算法,确定逆变器触发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逆变电路根据所述逆变器触发信号进行工作,滤除谐波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负载电压和所述负载电流,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晶闸管触发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负载电压,采用预设频率的带通滤波算法,获取所述负载电压对应的第一基频分量;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基频分量、所述第一基频分量的时延信号、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负载电流的时延信号进行计算,得到单相瞬时无功功率;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单相瞬时无功功率和所述负载电压,采用预设低通滤波算法,确定晶闸管触发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单相瞬时无功功率和所述负载电压,采用预设低通滤波算法,确定晶闸管触发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单相瞬时无功功率,采用所述预设低通滤波算法中,得到所述单相瞬时无功功率对应的第二基频分量;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二基频分量在预设查找表中进行查找,得到晶闸管触发角;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晶闸管触发角、预设晶闸管移相调节算法、所述负载电压和预设锁相环算法,确定所述晶闸管触发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晶闸管触发角、预设晶闸管移相调节算法、所述负载电压和预设锁相环算法,确定所述晶闸管触发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负载电压,采用所述预设锁相环算法,得到所述负载电压对应的负载电压相位;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负载电压相位和所述晶闸管触发角,采用所述晶闸管移相调节算法,得到所述晶闸管触发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逆变电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