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辅助放大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533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辅助放大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水浴沉积的方法在与预处理过的FTO上沉积WO3,煅烧后冷却,将WO3/FTO电极浸入HAuCl4溶液,煅烧后得Au/WO3/FTO电极。将活化的互补cDNA滴在Au/WO3/FTO电极上,孵化过夜。用Tr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辅助放大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检测领域,指一种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并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李斯特菌属的8个菌种中对人类致病能力最强的菌种。L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其引起的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相对少见但十分严重,是致死率非常高的食源性致病菌。
[0003]LM在0~45℃都能生存,生命力非常顽强,存在于牛奶、奶制品、鸡蛋、家禽和肉类中。在冰箱的冷藏温度4~6℃下仍可以大量生长繁殖,这意味着食物在冰箱内冷藏也无法将LM置于死地,也是该菌不同于其它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特征。
[0004]目前研究最多的LM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是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免疫层析试纸条。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操作人员,所需设备和试剂价格昂贵。LAMP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高效,但检测过程很容易被污染,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辅助放大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WO3/FTO电极将掺杂氟的SnO2导电玻璃(FTO)先后用丙酮、氢氧化钠、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备用。将0.4g Na2WO4·
2H2O和0.17g(NH4)2C2O4·
H2O溶解于33mL去离子水中,搅拌10min后,加入9mL HCl溶液(37%)。再搅拌10min加入8mLH2O2(30%),继续搅拌20min,加入30mL无水乙醇并搅拌30min。将预处理的FTO导电面朝下,倾斜45
°
靠近烧杯杯壁,置于上述溶液中,放入水浴锅中一定温度下保持200min。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6h。最后用马弗炉一定温度下煅烧2h,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干燥,得到WO3/FTO电极;步骤2、CdTe量子点(CdTe QDs)的制备0.2mmol的CdCl2·
2.5H2O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8μL巯基乙酸并搅拌10min,然后用2M NaOH调节pH。将0.04mmol的K2TeO3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加入上述溶液中,并搅拌20min。然后加入80mg NaBH4充分反应5min。然后将烧瓶连接冷凝器在100℃条件下冷凝一定时间。冷却至室温后离心洗涤,最后加入等量去离子水置于4℃冰箱中保存;步骤3、CdTe QDs

适配体(CdTe QDs

Ap)偶联物的制备400μL CdTe QDs用40μL含有40mM 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10mM N

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溶液在室温下活化1h,然后加入300μL一定浓度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适配体(Ap)溶液中,持续搅拌过夜。所得溶液在4℃离心除去过量Ap,即得到CdTe QDs

Ap偶联物;步骤4、构建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工作电极首先将WO3/FTO电极浸入0.01M HAuCl4(pH=4.5)溶液中50min,于300℃下煅烧2h形成金纳米颗粒,得Au/WO3/FTO电极。将2μM LM适配体的互补DNA(cDNA)用三(2

羧乙基)膦(TCE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洪顺朱良良赵一睿李畅丁超甘寒薇侯红漫张公亮毕景然闫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