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43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治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包括飞行器主体,飞行器主体的两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升降的升降机构,飞行器主体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箱,储料箱的下方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安装块二上设置有对接柱,对接柱的外圆柱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内部方设置有槽,对接柱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柱,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支撑架,调节柱和对接柱相互靠近时将会挤压缓冲弹簧使缓冲弹簧发生形变,缓冲弹簧压缩后产生弹力减少支撑架移动的幅度,起到缓冲了效果,使整个设备在落地时变的更加稳定。整个设备在落地时变的更加稳定。整个设备在落地时变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治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其主要部件包括机身、旋翼、旋翼电机,机身上安装电池和无线控制装置,具有用途广泛、无人员伤亡风险、机动性能好等特点,在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搭载摄像头、喷洒装置等,可应用于实时图像检测、植物保护、物品运送等方面。
[0003]在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的时,一般使用无人机投放菌种,将菌种混合液存放在无人机中设置的储料设备中,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将混合菌种的液体进行投放,无人机在回收时,每次无人机落地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简单,不能有效减缓降落时产生的冲击力,同时在无人机投放菌种时,投放有效面积不均匀,投放面积较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包括飞行器主体(1),所述飞行器主体(1)的两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升降的升降机构(2),所述飞行器主体(1)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3)的下方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架(6),两个所述支撑架(6)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5),所述安装块二(5)上设置有对接柱(8),所述对接柱(8)的外圆柱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环(13),安装环(13)的内部方设置有槽,所述对接柱(8)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柱(7),所述调节柱(7)和所述对接柱(8)的外圆柱壁面上共同套接有缓冲弹簧(9),所述储料箱(3)的下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所述储料箱(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加料的进料口(19),所述进料口(19)中活动安装有保护塞(20),所述进料口(19)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互分离的对接柱(12),所述储料箱(3)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出料口(23),所述储料箱(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4),所述安装腔(24)中固定安装有出料泵(25),所述出料泵(25)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分流喷头(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8)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14),所述对接柱(8)的外圆柱壁面上均开设有矩形结构的限位孔(15),两个限位孔(15)均连通到调节槽(1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7)的下端两侧外壁面上均固定安装有与限位孔(15)大小对应的调节槽(14),调节柱(7)的下端对接进入到调节槽(14)的内部,两个所述调节槽(14)活动安装在对应的限位孔(15)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远程控制菌种投加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三妹施丽华郭红军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久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