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39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及装置,所需设备包括显示器、外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所述显示器由显示屏幕、框架外壳、显示电路板和电源组成,所述图像增强处理模组由锐度适应调节模块、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几何校正模块和辐射校正模块组成,所述执行模块由内置算法系统和分路执行组件组成。该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通过考虑外部光亮环境从亮到暗的全部情况,增设了不同外部环境光亮减弱而根据算法进行自行调节的多组适应调节模块,能够针对外部光亮环境的光线变化不同,实施不同的等式算法,以实现最佳状态的图像增强。以实现最佳状态的图像增强。以实现最佳状态的图像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显示
,具体为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图像显示是指向指定图像在某种介质上进行显示展示,外部光亮环境是影响图像显示中图像强度的重要因素。
[0003]在现有技术中心对于外部光亮环境变弱而形成的光线不足环境下对图像显示所采用的图像增强方式为亮度调节,而现有亮度增强算法所得到的图像增强算法无法适用于不同的光亮环境下,无法针对外部光亮环境的光线变化不同,实施不同的等式算法实现最终的图像增强效果,且亮度增强算法的可靠性较为一般,仅通过亮度上的适应调节,难以最大程度的以符合人体眼球内部构造的算法实现综合视觉上的图像增强,整体的图像增强算法较为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法针对外部光亮环境的光线变化不同,实施不同的等式算法实现最终的图像增强效果,并不具备较好使用可靠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所需设备包括显示器、外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所述显示器由显示屏幕、框架外壳、显示电路板和电源组成,所述外环境光感模块由光强传感器和信号收发组件组成,所述主控模块由AD转换器、控制电路板和控制开关组成,所述图像预处理模组由灰度变换模块、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和中值滤波调节模块组成,所述亮度调节模组由补光灯管和亮度调节开关组成,所述感应计算模组由感应接收组件和计算模块组成,所述图像增强处理模组由锐度适应调节模块、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几何校正模块和辐射校正模块组成,所述执行模块由内置算法系统和分路执行组件组成,所需设备经过如下步骤得到算法:
[0007]步骤一:显示器的装配,将外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装配在显示器内部的对应位置,完成显示器整体装配组装工作;
[0008]步骤二:恒定高亮度环境测试,模拟算法,将完成装配后的显示器利用电源与外部适配电源相连接,并在不同的亮度环境下测试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将初始外部环境亮度设置为100,显示器的初始画面饱和度为100,亮度调节模组中补光灯管的初始亮度为50,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初始值为20,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中的图像平滑度初始值为100,中值滤波调节模块中中值滤波长度窗口初始化计算公式为L=2N+1,锐度适应调节模块锐度值为0,对
比度适应调节模块中的对比度值为40;
[0009]步骤三:适应亮度环境测试,模拟算法,将完成装配后的显示器利用电源与外部适配电源相连接,并在不同的亮度环境下测试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将初始外部环境亮度设置为50

100,显示器的初始画面饱和度为75

100,亮度调节模组中补光灯管的亮度为50,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值为20

40,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中的图像平滑度值为90

100,锐度适应调节模块锐度值为0

20,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中的对比度值为40

60。
[0010]步骤四:低亮度环境测试,模拟算法,将完成装配后的显示器利用电源与外部适配电源相连接,并在不同的亮度环境下测试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将初始外部环境亮度设置为0

50,显示器的初始画面饱和度为50

75,亮度调节模组中补光灯管的初始亮度为50

100,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值为40

60,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中的图像平滑度值为80

90,锐度适应调节模块锐度值为20

40,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中的对比度值为60

80;
[0011]步骤五:算法拟定,根据不同亮度环境下所得实验数据,将计算模块的初始算法触发条件设为外部环境亮度小于50,将外部环境亮度设为α,初始画面饱和度设为β,补光灯管的初始亮度设为γ,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值设为δ,图像平滑度值设为ε,锐度值设为ζ,对比度值设为η;
[0012]步骤六:算法设定,将计算模块的初始算法社设定为α值为0

100情况下,α-1=β-0.5=δ+0.4=ε-0.2=ζ+0.4=η+0.4,α<50,得到α-1=γ+1的等式算法,并触发恒等调控算法:α-1=γ+1=δ+0.4=ε-0.2=ζ+0.4=η+0.4,得到恒定的图像增强算法;
[0013]优选的,所述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整体装配在显示器内部,且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在显示器内部相互并联。
[0014]优选的,所述环境光感模块内部的光强传感器和信号收发组件相互并联,且主控模块中的AD转换器、控制电路板和控制开关相互并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控制开关与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之间相互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到步骤五,通过不断在不同光亮环境下采集各个模块的数据,通过信号收发组件和AD转换器将各个模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主控模块控制不同模块组件引导感应计算模组利用分路执行组件执行按照感应计算模组的基础设定进行执行算法,进而对基础算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技术整合计算,以得到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装置,包括显示器、外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由显示屏幕、框架外壳、显示电路板和电源组成,所述外环境光感模块由光强传感器和信号收发组件组成,所述主控模块由AD转换器、控制电路板和控制开关组成,所述图像预处理模组由灰度变换模块、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和中值滤波调节模块组成,所述亮度调节模组由补光灯管和亮度调节开关组成,所述感应计算模组由感应接收组件和计算模块组成,所述图像增强处理模组由锐度适应调节模块、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几何校正模块和辐射校正模块组成,所述执行模块由内置算法系统和分路执
行组件组成,所述显示器、外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相互之间电性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显示器由显示屏幕、框架外壳、显示电路板和电源组成,所述外环境光感模块由光强传感器和信号收发组件组成,所述显示屏幕与框架外壳之间相互胡固定连接,且显示电路板和电源在显示器指定区域固定安装,所述强传感器和信号收发组件在外环境光感模块内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线不足环境下的图像增强算法,所需设备包括显示器、外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由显示屏幕、框架外壳、显示电路板和电源组成,所述外环境光感模块由光强传感器和信号收发组件组成,所述主控模块由AD转换器、控制电路板和控制开关组成,所述图像预处理模组由灰度变换模块、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和中值滤波调节模块组成,所述亮度调节模组由补光灯管和亮度调节开关组成,所述感应计算模组由感应接收组件和计算模块组成,所述图像增强处理模组由锐度适应调节模块、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几何校正模块和辐射校正模块组成,所述执行模块由内置算法系统和分路执行组件组成,所需设备经过如下步骤得到算法:步骤一:显示器的装配,将外环境光感模块、主控模块、图像预处理模组、亮度调节模组、感应计算模组、图像增强处理模组和执行模块装配在显示器内部的对应位置,完成显示器整体装配组装工作;步骤二:恒定高亮度环境测试,模拟算法,将完成装配后的显示器利用电源与外部适配电源相连接,并在不同的亮度环境下测试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将初始外部环境亮度设置为100,显示器的初始画面饱和度为100,亮度调节模组中补光灯管的初始亮度为50,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初始值为20,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中的图像平滑度初始值为100,中值滤波调节模块中中值滤波长度窗口初始化计算公式为L=2N+1,锐度适应调节模块锐度值为0,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中的对比度值为40;步骤三:适应亮度环境测试,模拟算法,将完成装配后的显示器利用电源与外部适配电源相连接,并在不同的亮度环境下测试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将初始外部环境亮度设置为50

100,显示器的初始画面饱和度为75

100,亮度调节模组中补光灯管的亮度为50,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值为20

40,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中的图像平滑度值为90

100,锐度适应调节模块锐度值为0

20,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中的对比度值为40

60。步骤四:低亮度环境测试,模拟算法,将完成装配后的显示器利用电源与外部适配电源相连接,并在不同的亮度环境下测试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将初始外部环境亮度设置为0

50,显示器的初始画面饱和度为50

75,亮度调节模组中补光灯管的初始亮度为50

100,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值为40

60,图像平滑度调节模块中的图像平滑度值为80

90,锐度适应调节模块锐度值为20

40,对比度适应调节模块中的对比度值为60

80;步骤五:算法拟定,根据不同亮度环境下所得实验数据,将计算模块的初始算法触发条件设为外部环境亮度小于50,将外部环境亮度设为α,初始画面饱和度设为β,补光灯管的初始亮度设为γ,灰度变换模块灰度值设为δ,图像平滑度值设为ε,锐度值设为ζ,对比度值设为η;步骤六:算法设定,将计算模块的初始算法社设定为α值为0

100情况下,α-1=β-0.5=δ+0.4=ε-0.2=ζ+0.4=η+0.4,α<50,得到α-1=γ+1的等式算法,并触发恒等调控算法:α-1=γ+1=δ+0.4=ε-0.2=ζ+0.4=η+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凯张菲黄东旭唐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江中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