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294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属于可穿戴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传感单元以及连接单元,其中:传感单元包括预设数量的传感器组件,各个传感器组件分别设置在手臂的不同测点上;连接单元包括预设数量的连接绳和拉力传感器,每根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传感器组件连接,以实现传感器组件的连接和固定;同时连接绳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用于将连接绳上的拉力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采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测量时突破传统测量方案中闭式环形测量的限制,将手臂肌动信号测量由手臂环形二维曲线测量扩展为手臂整体的分布式三维测量,并且引入拉力信号以对手臂运动进行具体的分类与识别,从而有效提高运动意图识别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运动意图识别的准确性。从而有效提高运动意图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可穿戴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生物传感及材料制备领域的不断发展,肌电传感器、薄膜压力传感器等可穿戴智能传感设备不断涌现。其通过对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肉电信号或肌肉形变信号的实时感知与监控,成为穿戴者运动意图识别评估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些传感设备体积小、质量轻,可为穿戴者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但是,为了获取更精确的上肢运动状态,往往需要设置相对更多的传感测点单元,导致系统复杂度提升,反而增大了传感设备的体积和成本。虽然目前可穿戴智能传感设备已有长足进步,但其在理论和技术上仍然存在困难和挑战,比如不同粗细手臂运动数据的差异性;传感测点大量布置的冗余性;穿戴者运动意图识别的准确性;设备制备的可穿戴性等等。
[0003]目前主流的测量方式为以表面肌电信号(sEMG)为根据的点位测量方法和以肌动信号(FMG)为根据的臂环式测量方法。其中,表面肌电信号是肌肉收缩时伴随的电信号,是在体表无创检测肌肉活动的重要方法,而肌动信号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传感单元(1)以及连接单元(2),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包括预设数量的传感器组件,使用时各个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设置在手臂的不同测点上,以采集不同位置的肌动信号,用于进行运动意图识别;所述连接单元(2)包括预设数量的连接绳(21)和拉力传感器(22),每根所述连接绳(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组件连接,以实现所述传感器组件的连接和固定;同时所述连接绳(21)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22),用于将所述连接绳(21)上的拉力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采集,以此利用拉力信号辅助运动意图的识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感器组件均包括基体(12)、压力传感器(11)和连接绳收紧结构(14),其中所述基体(12)的下方设置有凸台,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1)连接,该基体(12)的上方与所述连接绳收紧结构(14)连接;使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11)贴紧手臂测点,用于采集手臂肌肉的肌动信号;所述连接绳收紧结构(14)与所述连接绳(21)连接,用于收紧所述连接绳(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弹性耦合体(13),所述弹性耦合体(13)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11)的下方,用于为所述压力传感器(11)提供支持力。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手臂力传感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收紧结构(14)包括无级传动组件、约束组件和顶盖(1401),其中所述无级传动组件包括小直径无级传动锥体(1404)、无级传动轴轮(1406)、大直径无级传动锥体(1403)和螺母(1410),所述小直径无级传动锥体(1404)的上方设置有绳圈(1411),用于与所述连接绳(21)连接,其下方设置有小直径转动轴(1405),用于将其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斌洪子晗杜子豪张睿超徐晓豪张化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