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升降系统及罐式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28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压升降系统及罐式设备,液压升降系统包含液压缸以及液压系统,液压缸包含缸筒以及缸杆;其中,液压系统包含第一压力管路、第二压力管路、压控单向阀以及背压管路;第一压力管路连接于缸筒下端与液压站的第一出液口之间;第二压力管路连接于缸筒上端与液压站的第二出液口之间;压控单向阀具有进口、正向出口和反向出口,压控单向阀通过进口和正向出口设置于第一压力管路上;背压管路连接于压控单向阀的反向出口与第二压力管路之间;其中,缸杆伸出过程中,液压站通过第一压力管路供压,且压控单向阀的反向出口关闭;缸杆缩回过程中,液压站通过第二压力管路供压,且反向出口开启,以提供背压。以提供背压。以提供背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升降系统及罐式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升降系统及罐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液压缸油路安装方式是液压站的进出油管直接安装于罐门升降液压缸进出油口上,靠单向节流阀控制罐门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此种安装方式在罐门下降调至一定速度的时候会出现罐门抖动现象。此现象是由于罐门下降时,罐门对液压缸的压力随液压缸的转动变化,压力增加至使罐门下降速度大于液压缸内部油压时,就会出现抖动现象,经常抖动会使罐门转臂寿命减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安全性较佳的液压升降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升降系统,包含液压缸以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缸包含缸筒以及缸杆;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包含第一压力管路、第二压力管路、压控单向阀以及背压管路;所述第一压力管路连接于所述缸筒下端与液压站的第一出液口之间;所述第二压力管路连接于所述缸筒上端与所述液压站的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压控单向阀具有进口、正向出口和反向出口,所述压控单向阀通过所述进口和所述正向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管路上;所述背压管路连接于所述压控单向阀的反向出口与所述第二压力管路之间;其中,所述缸杆伸出过程中,所述液压站通过所述第一压力管路供压,且所述压控单向阀的所述反向出口关闭;所述缸杆缩回过程中,所述液压站通过所述第二压力管路供压,且所述反向出口开启,以提供背压。
[0006]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力管路包含第一软管以及第一硬管,所述第一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硬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缸筒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
[0007]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控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硬管上。
[0008]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压力管路包含第二软管以及第二硬管,所述第二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硬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缸筒上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软管另一端。
[0009]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背压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硬管。
[0010]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力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的流通方向是由所述第一出液口至所述第一压力管路的方向。
[0011]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力管路与所述缸筒下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的流通方向是由所述第一压力管路至所述
缸筒的方向。
[0012]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背压管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力管路,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个接口连接于所述第二压力管路,另一个接口连接于所述背压管路。
[0013]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控单向阀为SV压控单向阀。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的液压升降系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提出的液压升降系统,通过在第一压力管路上设置压控单向阀,并将压控单向阀的反向出口连接于第二压力管路,使得液压站通过第二压力管路向液压缸供油而使缸杆相对缸筒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对第二压力管路提供背压,实现对缸杆的下降速度的控制,使得液压缸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安全性较佳,避免缸杆承载例如罐门的载重时的下降抖动现象。
[0016]本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避免罐门关闭过程产生抖动问题的罐式设备。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罐式设备,包含罐体以及罐门,所述罐门通过翻转臂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罐体上部,并能够沿竖直方向翻转而相对所述罐体开启和关闭;其中,所述罐式设备还包含本技术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液压升降系统,所述缸筒连接于所述罐体,所述缸杆枢接于所述翻转臂;其中,所述罐门开启过程中,所述液压站通过所述第一压力管路供压,且所述压控单向阀的所述反向出口关闭;所述罐门关闭过程中,所述液压站通过所述第二压力管路供压,且所述反向出口开启,以提供背压。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的罐式设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提出的罐式设备,通过设置本技术提出的上述液压升降系统,使得罐门在随缸杆关闭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下降速度的控制,避免缸杆承载例如罐门的载重时的下降抖动现象。
附图说明
[0021]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液压升降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罐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100.液压缸;
[0026]110.缸筒;
[0027]120.缸杆;
[0028]200.液压系统;
[0029]210.第一压力管路;
[0030]211.第一软管;
[0031]212.第一硬管;
[0032]220.第二压力管路;
[0033]221.第二软管;
[0034]222.第二硬管;
[0035]230.压控单向阀;
[0036]231.进口;
[0037]232.正向出口;
[0038]233.反向出口;
[0039]240.背压管路;
[0040]250.第一单向节流阀;
[0041]260.第二单向节流阀;
[0042]270.三通接头;
[0043]300.罐体;
[0044]400.罐门;
[0045]500.翻转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47]在对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升降系统,包含液压缸以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缸包含缸筒以及缸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含:第一压力管路,连接于所述缸筒下端与液压站的第一出液口之间;第二压力管路,连接于所述缸筒上端与所述液压站的第二出液口之间;压控单向阀,具有进口、正向出口和反向出口,所述压控单向阀通过所述进口和所述正向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压力管路上;背压管路,连接于所述压控单向阀的反向出口与所述第二压力管路之间;其中,所述缸杆伸出过程中,所述液压站通过所述第一压力管路供压,且所述压控单向阀的所述反向出口关闭;所述缸杆缩回过程中,所述液压站通过所述第二压力管路供压,且所述反向出口开启,以提供背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管路包含第一软管以及第一硬管,所述第一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硬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缸筒下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软管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控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硬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管路包含第二软管以及第二硬管,所述第二软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硬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缸筒上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软管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升降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鸿王月吴锐杰郑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