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07610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纳米材料是以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为核,然后以丹酚酸A为模板分子,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剂的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丹酚酸A是丹参中的一种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心脑血管疾病、肝纤维化、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等疾病上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丹酚酸A在丹参中的含量较低,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丹酚酸A的质量分数约仅占0.01

0.03%(张莉,张维库,赵莹,et al,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603

2609)。并且相较于提取分离相对容易的丹参中其他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丹酚酸A的提取分离步骤更为复杂且得率更低。
[0003]目前针对丹酚酸A单一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集中在色谱分离法,包括:柱层析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等(Lu L,Zhang H,Qian Y,et al,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2010,5(5):805

808)。相比之下,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高效等特点,是更具前景的分离方法。而吸附法的关键核心是具有高效的吸附分离材料。已有相关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一些吸附材料用于吸附分离丹酚酸化合物(Zhang Q,Zhou DD,Zhang JW,et al,Talanta,2019,195:354

365)。但是,传统的吸附材料存在缺乏高选择性吸附位点、吸附速率较慢等问题。
[0004]分子印迹技术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分子识别系统通常是通过模板分子和功能聚合单体之间的非共价或共价相互作用将模板分子印迹在聚合物基质中而创建的。当模板分子被洗脱后会形成与模板分子的形状、大小匹配且功能互补的识别位点或孔穴,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识别(Xu W,Wang Y,Wei X,et al,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9,1048:1

11)。相较于传统本体聚合印迹材料,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具有更多的有效结合位点、更快速的吸附动力学以及更大的吸附容量(Qian J,Zhang S,Zhou Y,et al,RSC Adv,2015,5(6):4153

4161)。
[0005]此外,磁性材料的引入能够实现吸附材料的快速回收(Kong X,Gao R,He X,et al,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2,1245:8

16)。
[0006]已有研究人员对其他酚酸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分离进行了一些研究(Fan D,Jia L,Xiang H,et al,Food chemistry,2017,224:32

36)。但目前为止,未见用于丹酚酸A选择性吸附表面印迹材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一种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0.1g表面接枝碳碳双键的二氧化硅包覆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SiO2‑
C=C分散于15

20mL丙酮中;
[0011](2)在步骤1得到的丙酮混悬溶液中加入5mL浓度为5mg/mL的丹酚酸A溶液,0.05~0.2g 4

丙烯酰氧基苯硼酸,50~200μL乙烯基咪唑,25~100μL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015~0.06g双亚甲基丙烯酰胺,0.01~0.04g偶氮脒类引发剂,并在氩气气氛下室温连续搅拌4

6h得到混合溶液;
[0012](3)将步骤2的混合溶液升温至65

75℃,避光,在氩气气氛下连续搅拌反应4

18h;
[0013](4)使用酸洗脱步骤3得到的产物,去除模板丹酚酸A,洗涤干燥后获得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表面接枝碳碳双键的二氧化硅包覆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SiO2‑
C=C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获得:
[0015]采用水热法合成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再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接枝双键获得Fe3O4@SiO2‑
C=C。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4

丙烯酰氧基苯硼酸、乙烯基咪唑、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双亚甲基丙烯酰胺、偶氮脒类引发剂的加入量分别为0.2g、200μL、100μL、0.06g和0.04g。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偶氮脒类引发剂为V50。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使用120mL 0.1M HCl洗脱步骤3得到的产物。
[0019]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是呈核

壳结构的约200~30nm的球形颗粒,表面带正电荷且亲水性强,具有磁性,可以循环使用。其基于硼酸和“碱”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快速、大容量、高选择性的分离富集丹酚酸A。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在丹酚酸A分离富集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呈核

壳结构的约250nm的球形颗粒,表面带正电荷且亲水性强,具有磁性,可以循环使用。其基于硼酸和“碱”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快速、大容量、高选择性的分离富集丹酚酸A。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中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吸水前(A)吸水后(B)照片。
[0025]图3为实施例1中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的水接触角图。
[0026]图4为实施例1中磁铁吸附分离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2接触时间对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吸附丹酚酸A的影响图。其中,(A)丹酚酸A初始浓度0.5mg/mL(B)丹酚酸A初始浓度0.01mg/mL。
[0028]图6为实施例3中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对丹酚酸A的吸附等温线图。
[0029]图7为实施例4中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对六种酚酸类成分的选择性分配系数图。
[0030]图8为实施例1、5、6制备得到的印迹材料1、2、3的吸附容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0.1g表面接枝碳碳双键的二氧化硅包覆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SiO2‑
C=C分散于15

20mL丙酮中;(2)在步骤1得到的丙酮混悬溶液中加入5mL浓度为5mg/mL的丹酚酸A溶液,0.05~0.2g 4

丙烯酰氧基苯硼酸,50~200μL乙烯基咪唑,25~100μL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0.015~0.06g双亚甲基丙烯酰胺,0.01~0.04g偶氮脒类引发剂,并在氩气气氛下室温连续搅拌4

6h得到混合溶液;(3)将步骤2的混合溶液升温至65

75℃,避光,在氩气气氛下连续搅拌反应4

18h;(4)使用酸洗脱步骤3得到的产物,去除模板丹酚酸A,洗涤干燥后获得丹酚酸A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表面接枝碳碳双键的二氧化硅包覆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SiO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开国银钱骏徐小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