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系统一体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系统一体化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厂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厂脱硫系统的吸收塔能耗大,浆液循环泵最优搭配选择困难,出口硫排放和吸收塔PH值控制难度大;电厂燃料变化频繁,导致污染物生成量远超系统设计值。
[0003]脱硫吸收塔吸收是整个脱硫系统最核心的系统,其关键设备浆液循环泵的能耗占到整个脱硫系统60%左右。一般通过改变吸收塔液气比,即改变浆液循环泵组合搭配方式来降低其能耗,但是改变浆液循环泵组合搭配方式通常是基于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由于操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仅凭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进行搭配,往往会导致系统能耗很高。
[0004]此外,对吸收塔系统的PH值控制和出口硫数值控制是吸收塔系统最重要的参数,运行人员的日常监盘操作中,对PH值和出口硫数值控制操作占到整个操作的50~70%左右。
[0005]目前脱硫系统的PH值和出口硫的控制策略大概有以下几种方式:
[0006]1)以运行人员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系统一体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选择工况分类参数:通过机理法、皮尔逊线型相关算法、PCA主成份分析法确定机组负荷、主蒸汽流量、给煤总量、总风量、原烟气硫份浓度、原烟气温度、净烟气硫份浓度、吸收塔PH值、浆液循环A泵电流、浆液循环B泵电流、浆液循环C泵电流、浆液循环D泵电流、浆液循环E泵电流、吸收塔系统阻力、吸收塔液位、净烟气氧含量和补浆流量这17个变量作为模型的特征变量;步骤S02:建立分类模型:选取负荷、入口总硫份、烟气温度、烟气流量参数,通过K
‑
means聚类算法对工况进行分类处理,以S01选取的特征变量作为分类模型的研究参数建立分类模型;步骤S03:建立工况分类知识库:通过步骤S02所建立的分类模型建立脱硫系统的工况分类知识库,工况分类知识库中包括脱硫系统N类标准工况数据,还包括二次计算的寻优指标下、每类脱硫系统工况下的最佳运行参数数据;步骤S04:采集脱硫系统的实时工况运行参数;步骤S05:将步骤S04中所采集的实时工况运行参数与步骤S03中所建立脱硫系统工况分类知识库中的最佳运行参数数据进行对比,对当前脱硫系统的工况进行类别识别与分类,确定当前脱硫系统工况的类别;步骤S06:匹配适用于步骤S05所确定当前脱硫系统工况类别的最佳工况运行参数数据;步骤S07:通过步骤S06所匹配的最佳工况运行参数数据建立脱硫系统的控制策略模型;并提供达到运行参数最优需要改变的调节变量输出数值;步骤S08:通过MOBUS协议推送与当前脱硫系统工况类别相匹配的最佳工况运行参数数值到脱硫系统DCS控制系统,通过DCS系统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系统一体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数据分析算法,挖掘脱硫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运行参数数据,最佳运行参数数据包括最佳液气比、最佳浆液循环泵组合搭配方式、最佳PH值、最佳阻力值、最佳脱硫剂供应量和出口硫数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系统一体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步骤S06所匹配的最佳工况运行参数数据建立脱硫系统的控制策略模型包括:通过步骤S06中所匹配最佳工况运行参数数据中的最佳PH值作为设定值,与当前脱硫系统工况下的PH值作偏差,建立PH值
‑
石灰石脱硫剂流量串级控制模型;还包括通过步骤S06中所匹配最佳工况运行参数数据中的出口硫排放数值作为设定值,与当前工况的出口硫排放数值作偏差,建立出口硫
‑
石灰石脱硫剂流量串级控制模型;还包括通过步骤S06中所匹配最佳工况运行参数数据中的最佳浆液循环泵组合搭配方式,调节当前脱硫系统工况下的非能耗最低的浆液循环泵组合方式。4.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系统一体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数据存储模块,生产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预处理模块连接,生产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生产数据收集模块所收集的脱硫系统的历史生产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选取特征变量,通过数据预处理模块利用机理法、皮尔逊线性相关算法、PCA主成份分析法来确定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林,苏军划,魏立超,孙大平,郝正,崔博洋,张登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