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窗清洗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926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窗清洗工具,包括清洗视窗内侧壁的清洗主体、驱动清洗主体沿视窗轴向移动的拉线,以及提供拉线驱动力的两组转动组件,其中,所述清洗本体的外表面贴紧于所述视窗的内侧壁;两组所述转动组件分设于所述视窗的两端侧,所述拉线的两端绕设于对应侧的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清洗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拉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定期清洗视窗,降低了更换视窗频次等优点。了更换视窗频次等优点。了更换视窗频次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窗清洗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视窗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窗清洗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田生产领域,视窗(观察孔)作为常压部件,被广泛用于原油储罐脱水管线、分离器底部排污等装置设备中,在判断管内流体性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但视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视窗的液体主要为油田水和原油,且其主要安装于储罐或者分离器底部,往往杂质最多;同时,油田水矿化度高,在管线内容易结垢,进而容易使视窗玻璃模糊,在脱水过程时将严重影响油水介质的判断,且视窗孔玻璃清晰程度对岗位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大。(2)视窗孔玻璃更换技术要求高,在不承压情况下,必须到达密封要求,拆卸更换过程容易造成视窗玻璃压裂、划伤等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定期清洗视窗,降低了更换视窗频次的视窗清洗工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视窗清洗工具,包括清洗视窗内侧壁的清洗主体、驱动清洗主体沿视窗轴向移动的拉线,以及提供拉线驱动力的两组转动组件,其中,所述清洗本体的外表面贴紧于所述视窗的内侧壁;两组所述转动组件分设于所述视窗的两端侧,所述拉线的两端绕设于对应侧的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清洗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拉线上。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清洗主体包括清洗套筒、清洗部件和拉线固定部件,所述清洗部件包裹于所述清洗套筒的外周;所述拉线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清洗套筒内,并与所述拉线固定连接。
[0008]所述拉线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套管和两组套管安装部,所述固定套管沿所述清洗套筒的轴向布置,且所述固定套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套管安装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清洗套筒内;所述拉线穿设于所述固定套管内,并与所述固定套管过盈配合;
[0009]所述套管安装部包括多个径向安装杆,多个所述径向安装杆沿固定套管的轴向均匀设置。
[0010]所述清洗部件为耐腐蚀弹性圈,所述耐腐蚀弹性圈呈压缩状设于所述视窗的内侧壁。
[0011]所述清洗部件为毛刷或清理布,所述毛刷或清理布贴紧所述视窗的内侧壁。
[0012]所述清洗套筒的直径以避免清洗套筒在视窗内径向摆动为标准选择的直径,所述清洗套筒的长度以避免视窗清洗时发生卡阻、方便视窗观察为标准选择的长度。
[0013]所述清洗套筒和拉线固定部件均为不锈钢件。
[0014]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环形安装体和操作盘,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环形安装体内;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环形安装体并与所述操作盘连接;所
述拉线绕设于所述转动杆上。
[0015]所述拉线为钢丝。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本技术针对视窗模糊问题专门设计了一套清洗工具,其包括清洗主体、拉线和两组转动组件。在需清洗视窗时,两组转动组件转动带动拉线沿视窗轴向移动,固定于拉线上的清洗主体同步移动,此时,清洗主体的外表面开始清洗视窗内侧壁。其使得视窗可定期有效清洗,随时保持清晰状态,便于现场观察,避免了原油储罐脱水时因视窗模糊造成对流体介质的误判断,保证了原油储罐脱水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有效减少了更换视窗玻璃的频率,降低不必要拆装过程所产生的配件损耗风险,其减小工作量、节约时间和更换成本,实用性强。同时,本技术的视窗清洗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视窗清洗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清洗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3]1、视窗;2、清洗主体;21、清洗套筒;22、清洗部件;221、耐腐蚀弹性圈;23、拉线固定部件;231、固定套管;232、径向安装杆;3、拉线;4、转动组件;41、转动杆;42、环形安装体;43、操作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视窗清洗工具的实施例,视窗清洗工具可应用于原油储罐脱水管线、分离器底部排污等装置设备,同样也可用于具有视窗1清洗要求的设备中。在原油外输前脱水过程中,由于储罐底部油水混合物中杂质多,且部分区块油泥、沥青质含量高,介质中的杂质在介质流动过程中会使视窗1的内壁在短时间内模糊,严重影响脱水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专门设置了视窗清洗工具,视窗清洗工具包括清洗主体2、拉线3及两组转动组件4。其中,清洗本体的外表面贴紧于视窗1的内侧壁,用于清洗视窗1;两组转动组件4分设于视窗1的两端侧,拉线3的两端绕设于对应侧的转动组件4上,清洗本体固定安装于拉线3上。此时,拉线3在转动组件4提供的驱动力下驱动清洗主体2沿视窗1轴向移动,其视窗1清洗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6]同时,在需清洗视窗1时,两组转动组件4转动带动拉线3沿视窗1轴向移动,固定于拉线3上的清洗主体2同步移动,此时,清洗主体2的外表面开始清洗视窗1的内侧壁。其使得视窗1可定期有效清洗,随时保持清晰状态,便于现场观察,避免了原油储罐脱水时因视窗1模糊造成对流体介质的误判断,保证了原油储罐脱水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且有效减少了更换视窗1玻璃的频率,降低不必要拆装过程所产生的配件损耗风险,其减小工作量、节约时间和更换成本,实用性强。
[0027]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清洗主体2包括清洗套筒21、清洗部件22和拉线固定部件23。其中,清洗部件22包裹于清洗套筒21的外周,用于清洗视窗1的内侧壁;拉线固定部件23安装于清洗套筒21内,且拉线固定部件23与拉线3固定连接,其使得拉线3在移动时通过拉线固定部件23即可带动清洗套筒21同步移动,保证视窗1各轴向位置及时清洗,便于现场观察。
[0028]本实施例中,拉线固定部件23包括固定套管231和两组套管安装部。其中,固定套管231沿清洗套筒21的轴向布置,且固定套管231的两端通过套管安装部固定安装于清洗套筒21内;拉线3穿设于固定套管231内,并与固定套管231过盈配合。其拉线3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9]进一步地,各组套管安装部包括四个径向安装杆232,四个径向安装杆232沿固定套管231的轴向均匀设置。其使得拉线固定部件23可靠安装,且相邻径向安装杆232之间的间隙提供了液体正常流动的通道,保证了视窗1在未清洗、正常工作状态下液体的有效流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各组套管安装部的径向安装杆232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可设置为三个、五个等。本实施例中,固定套管231和径向安装杆232为一体成型件。
[0030]本实施例中,清洗部件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窗清洗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视窗内侧壁的清洗主体、驱动清洗主体沿视窗轴向移动的拉线,以及提供拉线驱动力的两组转动组件,其中,所述清洗本体的外表面贴紧于所述视窗的内侧壁;两组所述转动组件分设于所述视窗的两端侧,所述拉线的两端绕设于对应侧的所述转动组件上,所述清洗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拉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窗清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主体包括清洗套筒、清洗部件和拉线固定部件,所述清洗部件包裹于所述清洗套筒的外周;所述拉线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清洗套筒内,并与所述拉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窗清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套管和两组套管安装部,所述固定套管沿所述清洗套筒的轴向布置,且所述固定套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套管安装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清洗套筒内;所述拉线穿设于所述固定套管内,并与所述固定套管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窗清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安装部包括多个径向安装杆,多个所述径向安装杆沿固定套管的轴向均匀设置。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涛陈震李连江何庆孙天龙蒋文昶张海蔺波马经天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