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83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2
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它包括包括第一透明PVC层、白膜PVC层、第二透明PVC层、压敏胶层、硅油层、乳白PET层、防滑抗静电层,第一透明PVC层具有光面和哑面,白膜PVC层由数个方形白膜PVC片沿其对角线连接组成,第二透明PVC层的两面都为哑面,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透明PVC层、白膜PVC层、第二透明PVC层、压敏胶层、硅油层、乳白PET层、防滑抗静电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透明PVC层底部贴合白膜PVC层,有效增强基底色彩效果,方形图案给使用者一种现代元素感,透明PVC层光面朝外,在底部方形白膜PVC层的衬托上,看起来更加炫彩夺目,具有立体效果。具有立体效果。具有立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造影的灯箱结构较为简单,灯光直接从灯箱中射出,灯光不够均匀柔和,并且灯光较为集中,比较刺眼,让人眼睛很不舒服,因此需要加装灯罩膜来将光线变得柔和,常用的灯罩膜一般为市面上常见的PVC直喷背胶膜,PVC直喷背胶膜打印耗材有:白膜PVC层,透明背胶膜,白膜PVC层的PVC膜为不透明的PVC软膜,含有碳酸钙粉成分,透明背胶膜的PVC膜透明,不含碳酸钙粉成分,然而,两类传统产品的打印效果,在视觉冲击力及色彩鲜艳度上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时尚族的需求,白膜PVC层基材色调主要为白色,仅有哑光和光面两种光泽的选择,透明背胶膜产品款式更为单一,仅有透明PVC膜形式,画面的清晰度需要借助被粘贴面基调颜色作为打底衬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通过白膜PVC层和透明平常层的交叉搭配形成方形图案灯罩膜,将其覆盖在造影灯上,从而改变造影灯照射出来的效果,增加观赏性,产品炫彩夺目,平整度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它包括包括第一透明PVC层1、白膜PVC层2、第二透明PVC层3、压敏胶层4、硅油层5、乳白PET层6、防滑抗静电层7,第一透明PVC层1具有光面A和哑面B,白膜PVC层2由数个方形白膜PVC片沿其对角线连接组成,白膜PVC层2与第一透明PVC层1的哑面B相贴合,硅油层5涂布在乳白PET层6的上表面,防滑抗静电层7涂布在乳白PET层6的下表面,压敏胶层4位于白膜PVC层2与硅油层4之间,压敏胶层4用于使第一透明PVC层1和白膜PVC层2粘贴在被粘物表面。
[0005]所述的第一透明PVC层1为单哑单光膜,厚度为76

160um。
[0006]所述白膜PVC层2为一体成型,厚度为0.6

1.6um。
[0007]所述第二透明PVC层3为双哑面膜,厚度为80

100um。
[0008]所述压敏胶层4为水性丙烯酸类压敏胶,厚度为20

40um。
[0009]所述乳白PET层6的厚度为12

176um。
[0010]所述防滑抗静电层7的厚度为4

6um。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第一透明PVC层1光面朝外,第一透明PVC层1和第二透明PVC层3之间夹有白膜PVC层2,在使用该灯罩膜时,将第二透明PVC层3从乳白PET层6上剥离下来,粘贴在造影灯的灯面上。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透明PVC层底部贴合白膜PVC层,有效增强透明PVC层的基底色彩效果,方形图案给使用者一种现代元素和时尚感受,同时,使用的透明PVC层为单哑单光高亮膜,光面朝外,在底部方形白膜PVC层的衬托上,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立体感。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白膜PVC层2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第一透明PVC层1、白膜PVC层2、第二透明PVC层3、压敏胶层4、硅油层5、乳白PET层6、防滑抗静电层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

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它包括包括第一透明PVC层1、白膜PVC层2、压敏胶层4、硅油层5、乳白PET层6、防滑抗静电层7,所述的第一透明PVC层1具有光面A和哑面B,白膜PVC层2由数个方形白膜PVC片沿其对角线连接组成,白膜PVC层2与第一透明PVC层1的哑面B相贴合,硅油层5涂布在乳白PET层6的上表面,防滑抗静电层7涂布在乳白PET层6的下表面,压敏胶层4位于白膜PVC层2与硅油层4之间,压敏胶层4用于使第一透明PVC层1和白膜PVC层2粘贴在被粘物表面。
[0018]所述的第一透明PVC层1为单哑单光膜,厚度为76

160um。
[0019]所述白膜PVC层2为一体成型,厚度为0.6

1.6um。
[0020]所述第二透明PVC层(3)为双哑面膜,厚度为80

100um。
[0021]所述压敏胶层4为水性丙烯酸类压敏胶,厚度为20

40um。
[0022]所述乳白PET层6的厚度为12

176um。
[0023]所述防滑抗静电层7的厚度为4

6um。
[0024]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透明PVC层1光面朝外,第一透明PVC层1和第二透明PVC层3之间夹有白膜PVC层2,在使用该灯罩膜时,将第二透明PVC层3从乳白PET层6上剥离下来,粘贴在造影灯的灯面上。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透明PVC层底部贴合白膜PVC层,有效增强透明PVC层的基底色彩效果,方形图案给使用者一种现代元素和时尚感受,同时,使用的透明PVC层为单哑单光高亮膜,光面朝外,在底部方形白膜PVC层的衬托上,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立体感。
[0026]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透明PVC层(1)、白膜PVC层(2)、第二透明PVC层(3)、压敏胶层(4)、硅油层(5)、乳白PET层(6)、防滑抗静电层(7),第一透明PVC层(1)具有光面和哑面,白膜PVC层(2)由数个方形白膜PVC片沿其对角线连接组成,第二透明PVC层(3)的两面都为哑面,白膜PVC层(2)的一面与第一透明PVC层(1)的哑面相贴合,另一面与第二透明PVC层(3)的一个哑面相贴合,硅油层(5)涂布在乳白PET层(6)的上表面,防滑抗静电层(7)涂布在乳白PET层(6)的下表面,压敏胶层(4)位于白膜PVC层(2)与硅油层(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方形造影灯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PVC层(1)为单哑单光膜,厚度为76

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玉隆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