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制冷红外成像领域,具体设计一种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
技术介绍
[0002]非制冷红外探测技术是无需制冷系统对入射红外辐射感知并将其转化为电学输出的技术,在军事、工业、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微测辐射热计是最广泛使用的非制冷红外探测技术,具有成本低,功耗小,响应快等特点。微测辐射热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入射光引起的热敏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工作时在热敏材料两端加上偏置电压使得这种电阻值变化转化为电学输出,实现红外探测。因此其灵敏度和探测波段决定于吸收波长。而作为热敏电阻的氧化钒,非晶硅等在长波红外的吸收率较低且其表面具有较高的反射率。通常采用在热敏电阻层上当集成氮化硅吸收层的方式来获得较高的吸收率,但是在氮化硅吸收层的本征吸收波段范围之外,吸收率仍然较低且难以提升。
[0003]如图1所示,传统的焦平面结构一般由吸收层(传统的焦平面没有谐振器),热敏电阻层,支撑层以及位于四分之一波长空气腔下方的金属反射层组成。由于热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包括:谐振器层、介质层、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器层为谐振器阵列亚波长周期性结构,产生等离激元谐振,为金属或类金属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激元谐振为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谐振或局域型表面等离激元谐振;所述的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受结构周期调控,变化规律符合公式:这里,即;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谐振波长随着结构周期增大红移;所述的局域型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则可以用等效电路模型进行解释:这里L和C分别代表超构材料吸波体的电感和电容,w代表谐振器的有效长度;局域型表面等离激元谐振波长与谐振器的有效长度正相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器是由表面图形化的亚波长周期性金属谐振器阵列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层为热敏电阻层或支撑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还包括:热敏电阻层和/或吸收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的下方还设有空气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腔下方为金属反射层。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构材料吸波体长波红外焦平面,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中翥,秦正,徐海阳,孟德佳,侯恩柱,杨福明,马剑钢,刘益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