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构树组培苗立体生根壮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杂交构树组培
,特别涉及一种杂交构树组培苗立体生根壮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杂交构树是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历经十年潜心研究并通过示范验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的优质树种,采用现代农业育种技术,通过太空搭载育种,杂交选育等手段培育出了中科1号、2号、3号杂交构树树种杂交构树为无性良种组培育苗,可规模化发展深加工产业。
[0003]现有的杂交构树组培苗立体生根壮苗装置结构简单,装置不便于进行调整,杂交构树的根部容易腐烂,降低了杂交构树组培苗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杂交构树组培苗立体生根壮苗装置,包括培苗架,所述培苗架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水槽,多个所述水槽的上方均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培苗盘、照明层板和连接架,多个所述水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架,多个所述水槽内侧壁左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多个所述水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排水管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构树组培苗立体生根壮苗装置,包括培苗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苗架(1)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水槽(6),多个所述水槽(6)的上方均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培苗盘(7)、照明层板(4)和连接架(104),多个所述水槽(6)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架(601),多个所述水槽(6)内侧壁左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水位传感器(602),多个所述水槽(6)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排水管(604)和输送管(603),所述培苗盘(7)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培苗漏斗槽(702),所述培苗漏斗槽(702)的内部设置有岩棉层(703),所述岩棉层(70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套筒(704),所述海绵套筒(704)位于水槽(6)的内部;所述连接架(104)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升降电控杆(401),多个所述第一升降电控杆(401)的下端面均与照明层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照明层板(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升降电控杆(5),多个所述第二升降电控杆(5)的上端面均与连接架(104)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升降电控杆(5)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501),所述培苗盘(7)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块(501)相匹配的卡件(701);所述培苗架(1)左右两侧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集水池(2)和输送池(3),所述输送池(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营养液池(301),所述输送池(3)的上方设置有水泵(302),所述水泵(30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通有连接管(303)和三通管(304),所述三通管(304)的另两端分别位于输送池(3)和营养液池(301)的内部,所述营养液池(30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306),所述营养液池(3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30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芸,孙天渊,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