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5423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根据机器学习对训练者进行症状评估和等级评定,操作者给出训练计划,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场景,进行多次重读训练,使训练者增加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和自救;通过模拟施暴者受到的惩罚,引导训练者树立正确的心理;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直观的改善训练者的心理情况,从自身改变,克服暴力恐惧。克服暴力恐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现实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暴力恐惧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学校中的霸凌,家庭中的家暴等等现象,造成了一部分人对暴力的恐惧心理,这些人通常只能屈服于暴力之下,不能自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长时间的受暴行为,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影响自身家庭,同时影响社会稳定;现有的对暴力恐惧心理的干预一般是换环境、家人陪伴和心理医生的疏导,但是这些很难使受暴者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为了帮助训练对象克服对暴力恐惧的心理,同时训练训练者如何应对暴力,自我救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训练者日常生活中出现症状时的视频;S2、将视频输入到模型中,模型根据视频对训练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和划分等级;S3、操作者根据模型给出的评估和症状等级为训练者制定相应的干预训练计划;S4、在训练者进行干预训练时,通过摄像头和生物反馈设备记录训练者在训练时的状态,并传输给模型;S5、模型根据收到的实时视频进行评估,并给出报告和训练调整计划;S6、操作者对训练后的训练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抚、鼓励;当训练者生理状态恢复至常态后,操作者与训练者对本次训练进行分析总结,并鼓励训练者,增加训练者的自救心理和战胜施暴者的心理;S7、通过VR技术模拟施暴者被带走后受到的惩罚和劳动的场景;操作者和训练者同时再次进入虚拟场景,操作者对训练者进行心理干预,使训练者明白施暴后需要受到的惩罚。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2中的模型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所述多组数据包括施暴人和受害人的视频、标识视频中施暴人和受害人的标签,所述视频中包括施暴时的场景、施暴人的动作、语言、语气和表情、受害人的动作、语言、语气和表情;所述受害人分为自救型和无力自救型。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3中干预计划的具体步骤为:S3.1、通过VR技术模拟暴力发生前的场景;S3.2、训练者进入场景,并适应后,通过语音提醒训练者观察当前场景,通过生物
反馈设备对训练者生理状态进行监控;S3.3、模拟施暴者进入场景,并施暴;S3.4、在施暴前,训练者生理状态有一定的变化,通过语音安抚训练者,提醒训练者观察施暴者的行为,并引导训练者通过语言降低施暴者的施暴概率;S3.5、若无法避免施暴者施暴,引导训练者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若无法发出求救信号,则等待后期自救或再次发送求救信号;S3.6、在施暴者施暴时,训练者生理状态变化明显,通过语音对训练者进行安抚鼓励,激发训练者的自救意识;S3.7、当训练者生理状态靠近自救默认值时,通过语音教导训练者如何利用场景中的道具自救或者利用道具向外部发送求救信号;S3.8、当发送求救信号成功后,继续通过语音教导训练者自我保护等待救援,直至被救;S3.9、当求救信号发送失败,继续通过语音鼓励训练者,激发训练者的求生示意和对抗心理,直至施暴者离开;S3.10、重复S1

S10,直至训练者自救,施暴者被带走,训练结束。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3.7中自救默认值为设定的训练者产生自救想法时的生理状态指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3中,设定一个生理状态临界值和一个生理状态临界值,生理状态临界值用于监控训练者是否需要重复训练当前步骤,生理状态阈值用于监控训练者是否能够继续训练;在步骤S3.1

S3.5中,当训练者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并到达生理状态阈值上限时,停止训练;当训练者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到达生理状态临界值未达生理状态阈值上限时,停止后续训练,重复训练当前及之前的训练步骤;当训练者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未到达生理状态临界值,继续训练;在步骤S3.6

3.9中,当训练者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并到达生理状态阈值上限时,停止训练;当训练者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未并到达生理状态阈值上限时,继续训练。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3中,模型根据实时视频分析,在多次重复训练后,逐渐减少语音提醒和教导。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5中,模型根据实时视频分析,为下一次训练调整自救默认值、生理状态临界值和生理状态临界值。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7中,VR技术根据施暴者在训练场景中对训练者造成的危害模拟对施暴者的惩罚。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机器学习和虚拟现实技术,充分模拟场景,通过语音安抚、鼓励、提醒和教导训练者,使训练者不断学习如何利用自身和周围环境道具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救的;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使训练者增加自身的心理素质,正视施暴者,克服暴力恐惧心理;操作者在训练后与训练者沟通,总结,辅助训练者树立正确的、强大的心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1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训练者日常生活中出现症状时的视频。
[0014]S2、将视频输入到模型中,模型根据视频对训练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和划分等级。
[0015]S3、操作者根据模型给出的评估和症状等级为训练者制定相应的干预训练计划。
[0016]步骤S3中干预计划的具体步骤为:S3.1、通过VR技术模拟暴力发生前的场景;S3.2、训练者进入场景,并适应后,通过语音提醒训练者观察当前场景,通过生物反馈设备对训练者生理状态进行监控;S3.3、模拟施暴者进入场景,并施暴;S3.4、在施暴前,训练者生理状态有一定的变化,通过语音安抚训练者,提醒训练者观察施暴者的行为,并引导训练者通过语言降低施暴者的施暴概率;S3.5、若无法避免施暴者施暴,引导训练者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若无法发出求救信号,则等待后期自救或再次发送求救信号;S3.6、在施暴者施暴时,训练者生理状态变化明显,通过语音对训练者进行安抚鼓励,激发训练者的自救意识;S3.7、当训练者生理状态靠近自救默认值时,通过语音教导训练者如何利用场景中的道具自救或者利用道具向外部发送求救信号;S3.8、当发送求救信号成功后,继续通过语音教导训练者自我保护等待救援,直至被救;S3.9、当求救信号发送失败,继续通过语音鼓励训练者,激发训练者的求生示意和对抗心理,直至施暴者离开;S3.10、重复S1

S10,直至训练者自救,训练结束。
[0017]S4、在训练者进行干预训练时,通过摄像头和生物反馈设备记录训练者在训练时的状态,并传输给模型。
[0018]S5、模型根据收到的实时视频进行评估,并给出报告和训练调整计划。
[0019]S6、操作者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训练者日常生活中出现症状时的视频;S2、将视频输入到模型中,模型根据视频对训练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和划分等级;S3、操作者根据模型给出的评估和症状等级为训练者制定相应的干预训练计划;S4、在训练者进行干预训练时,通过摄像头和生物反馈设备记录训练者在训练时的状态,并传输给模型;S5、模型根据收到的实时视频进行评估,并给出报告和训练调整计划;S6、操作者对训练后的训练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抚、鼓励;当训练者生理状态恢复至常态后,操作者与训练者对本次训练进行分析总结,并鼓励训练者,增加训练者的自救心理和战胜施暴者的心理;S7、通过VR技术模拟施暴者被带走后受到的惩罚和劳动的场景;操作者和训练者同时再次进入虚拟场景,操作者对训练者进行心理干预,使训练者明白施暴后需要受到的惩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模型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出,所述多组数据包括施暴人和受害人的视频、标识视频中施暴人和受害人的标签,所述视频中包括施暴时的场景、施暴人的动作、语言、语气和表情、受害人的动作、语言、语气和表情;所述受害人分为自救型和无力自救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暴力恐惧心理的评估干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干预计划的具体步骤为:S3.1、通过VR技术模拟暴力发生前的场景;S3.2、训练者进入场景,并适应后,通过语音提醒训练者观察当前场景,通过生物反馈设备对训练者生理状态进行监控;S3.3、模拟施暴者进入场景,并施暴;S3.4、在施暴前,训练者生理状态有一定的变化,通过语音安抚训练者,提醒训练者观察施暴者的行为,并引导训练者通过语言降低施暴者的施暴概率;S3.5、若无法避免施暴者施暴,引导训练者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若无法发出求救信号,则等待后期自救或再次发送求救信号;S3.6、在施暴者施暴时,训练者生理状态变化明显,通过语音对训练者进行安抚鼓励,激发训练者的自救意识;S3.7、当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赫赵可蒋索吴民马林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纳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