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36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塔柱、结合段和下塔柱,上塔柱为钢塔,下塔柱为钢壳混凝土组合塔,上塔柱通过结合段过渡至下塔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外形较复杂的主塔,外观质量好,塔壁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好,施工工期短,下塔柱为钢壳混凝土组合塔,可以减小板厚,降低加工难度,节约造价;上塔柱为钢塔,可以解决随着造型尺度的增加而造成结构自重增加的问题,或可适应如斜拉桥主塔上塔柱受力需求减小情况,可以大大减少塔上部的质量,降低控制塔底承载力的地震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桥梁的主塔设计上,提供更多的选择,施工工厂化,结构性能更优,造型更为丰富。造型更为丰富。造型更为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缆索承重桥梁主塔结构设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其结构的变化性成为景观桥梁的主要备选桥型,而其中主塔结构的造型又是其美学的主要表现窗口。从受力角度来看,主塔越靠近塔底内力越大,因而结构尺寸也会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主塔结构作为高耸结构,其自身弯矩的二次效应也会更加明显。因此,常规主塔设计在保证受力合理的前提下,往往会尽量减小上塔柱截面尺寸和自身重量,增加中下塔柱的结构尺寸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结构刚度。而城市桥梁的景观设计会更多的追求塔、梁体量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及建筑美学,如采用束腰形等的异形桥塔来营造出更多的变化感和律动感,这对主塔结构型式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些要求,来达到结构与美学的融入一体提出了挑战。
[0003]由于桥梁景观需要而采用如束腰形等的异形桥塔,当使用混凝土桥塔时,其外表面的特异性使得模板只能一次使用,无法周转而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使用钢壳混凝土组合塔时,其优点是:(1)钢壳可以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塔柱、结合段和下塔柱,所述上塔柱为钢塔,所述下塔柱为钢壳混凝土组合塔,所述上塔柱通过结合段过渡至下塔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均包括内壳体和套于内壳体上的外壳体,且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各自上下延伸连为一体,在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外壳体的内表面上和内壳体的外表面上沿其周向分别排布有若干竖向肋;所述钢塔的外壳体上的竖向肋和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外壳体上的竖向肋上下相对应,所述钢塔的内壳体上的竖向肋和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内壳体上的竖向肋上下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柱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以及所述下塔柱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分别设有竖向的分仓钢板而将内、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分成若干仓室,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内的分仓钢板上下相对应,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内的分仓钢板上均设有竖向肋,且所述上塔柱和下塔柱内分仓钢板上的竖向肋上下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塔与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混合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壳混凝土组合塔的竖向肋是穿有环形钢筋的竖向开孔肋,所述竖向开孔肋连接在穿有竖向钢筋的环向开孔肋上,所述环向开孔肋分别沿外壳体内表面的周边、内壳体外表面的周边和沿分仓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成一体,所述环向开孔肋沿竖向设有若干个,所述竖向开孔肋、环向开孔肋与其穿孔钢筋组成PBL剪力连接件;所述钢塔的竖向肋连接在环向肋上,所述环向肋分别沿外壳体内表面的周边、内壳体外表面的周边和沿分仓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成一体,所述环向肋沿竖向设有若干个;所述外壳体、内壳体以及分仓钢板上竖向开孔肋的环形钢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农张旸刘明慧宁立卢绍鸿曲宛桐肖杰唐清东陈焕煜孙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