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以及内开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31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以及内开倒窗,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片、第二铰接片以及弹性部件,第一铰接片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一铰接端,第一铰接片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上;第二铰接片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二铰接端,第二铰接片的另一端与弹性部件的一端铰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三铰接端;第一铰接片与第二铰接片交叉铰接;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间隔设置;第二铰接座用于以第三铰接端为支点朝内转动。内开倒窗,包括外框、内框以及铰接机构,第一铰接座安装于外框上,第二铰接座安装于内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开着力点可以依附于窗框上,增加强度。增加强度。增加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以及内开倒窗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以及内开倒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平开内倒窗是可以通过旋转窗子的把手,带动窗子内部的连动五金机构,而使窗处于锁紧(把手垂直向下)、平开(把手水平)、内倒(把手垂直向上)三种不同位置的窗子。现有的内开倒窗,在内窗朝外开启时,通过铰接片进行支撑,而内窗朝内开时,内窗则可相对铰接片内滑动内转动,如此,开窗的支点着力于铰接片上,支撑强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其内开着力点可以依附于窗框上,增加强度。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内开倒窗,其具有内框相对外框内转,着力点可以依附于窗框上,增加强度。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片、第二铰接片以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铰接片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一铰接端,第一铰接片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上;所述第二铰接片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二铰接端,所述第二铰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三铰接端;所述第一铰接片与第二铰接片交叉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座用于以第三铰接端为支点朝内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性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弹性片;至少两个弹性片叠放。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接座上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用于抵接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接座包括第一安装片以及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二安装片连接于第一安装片的底端;所述第一铰接片以及所述弹性部件均铰接于第一安装片上;所述第二安装片内枢接转轴;转轴与第一铰接座摆动配合。
[0011]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内开倒窗,包括外框、内框以及所述的铰接机构,所述第一铰接座安装于所述外框上,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于内框上。
[0013]进一步地,第二铰接座包括第一安装片以及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二安装片连接于第一安装片的底端;所述第一铰接片以及所述弹性部件均铰接于第一安装片上;所述第二安装片内枢接转轴;所述内框的侧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内框的底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
述第一安装片嵌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片嵌装于第二安装槽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框侧部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铰接座嵌装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装配时,第一铰接座可安装在窗户外框上,第二铰接座可安装在窗户内框上,窗户正常开启时,窗户内框朝外开启,第一铰接片、第二铰接片便以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为支点进行转动,窗户内框可以第三铰接端为支点朝外开启,此时弹性部件可以增加第二铰接片的转动范围,外开范围相对较大。
[0016]而在窗户内框朝内开启时,第一铰接片、第二铰接片收折,此时朝内推窗户内框,与窗户内框固定的第二铰接座便以第三铰接端朝内转动,弹性部件此时可被拉伸变形,使窗户内框能够朝向转动较小角度,而由于朝内开窗角度是以弹性部件形变来实现,因而着力点分别分布在窗户外框以及窗户内框上,支撑强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铰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铰接机构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铰接机构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片的形变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内开倒窗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内开倒窗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铰接机构;11、第一铰接座;12、第二铰接座;121、第一安装片;122、第二安装片;123、转轴;124、限位片;13、第一铰接片;14、第二铰接片;15、弹性部件;20、外框;21、第三安装槽;30、内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4所示的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10,包括第一铰接座11、第二铰接座12、第一铰接片13、第二铰接片14以及弹性部件15,具体第一铰接片13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11上并形成为第一铰接端,而第一铰接片13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12上。
[0029]另外,第二铰接片14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11上并形成为第二铰接端,第二铰接片14的另一端与弹性部件15的一端铰接;弹性部件15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12上并形成为第三铰接端。且上述第一铰接片13与第二铰接片14交叉铰接,而第一铰接端和第二
铰接端间隔设置,此外,第二铰接座12还可以第三铰接端为支点朝内转动。
[0030]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10时,可将第一铰接座11安装在窗户外框20上,第二铰接座12则可安装在窗户内框30上,窗户正常开启时,窗户内框30朝外开启,第一铰接片13、第二铰接片14便以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为支点进行转动,窗户内框30可以第三铰接端为支点朝外开启,此时弹性部件15可以增加第二铰接片14的转动范围,外开范围相对较大。而第一铰接片13、第二铰接片14分布在第一铰接座11上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间隔设置,因而打开之后形成的支撑结构相对较稳。
[0031]而在窗户内框30朝内开启时,第一铰接片13、第二铰接片14收折,此时朝内推窗户内框30,与窗户内框30固定的第二铰接座12便以第三铰接端朝内转动,弹性部件15此时可被拉伸变形,使窗户内框30能够朝内转动较小角度,而由于朝内开窗角度是以弹性部件15形变来实现,因而着力点分别分布在窗户外框20以及窗户内框30上,支撑强度较高。
[003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件15为弹性片,弹性片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弹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片、第二铰接片以及弹性部件,所述第一铰接片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一铰接端,第一铰接片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上;所述第二铰接片的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二铰接端,所述第二铰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上并形成为第三铰接端;所述第一铰接片与第二铰接片交叉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座用于以第三铰接端为支点朝内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性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弹性片;至少两个弹性片叠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倒窗的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上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用于抵接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发贤范水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科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