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稳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532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性稳压电路,包括调整单元、比较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端的电压并生成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单元和用于接收调节后的电压并生成反馈电压的反馈单元;比较单元分别与基准电压单元、反馈单元和调整单元连接;比较单元接收基准电压和反馈电压,生成控制电压并输出控制电压;调整单元接收输入端的电压和控制电压,对输入端的电压进行调节处理,并输出调节后的电压。通过基准电压单元生成固定的基准电压,以及反馈单元对调整单元输出的调节后的电压进行采样,并将基准电压和采样电压都输入到比较单元进行比较处理,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调整单元的导通电阻,以调节调整单元输出的调节后的电压,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稳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线性稳压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LDO,low dropout linear regulator)常应用于向芯片进行供电的场景,其主要性能指标是输入输出压差。
[0003]目前广泛应用的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输出压差大约在0.7V左右,如果输入电压<输出电压+LDO自身压差时,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将无法维持正常的输出电压,即使有输出,其输出电压也要比输入电压低,并且带载能力变差。
[0004]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在大部分应用场景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大部分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都存在比较大的压差。但对于一些宽输入电压变动范围的电路,特别是要求“输入电压高于设定电压则启动稳压、低于设定电压则保持直通”的应用场景,就无法胜任了。因为输入输出压差的存在,使得当输入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无法实现完全的直通。
[0005]对于上述问题,目前一般采用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0006]1、先升压再降压,即把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调节输入端的电压,并输出调节后的电压至目标单元,包括:调整单元、比较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端的电压并生成基准电压的基准电压单元和用于接收调节后的电压并生成反馈电压的反馈单元;所述比较单元分别与基准电压单元、反馈单元和调整单元连接;所述比较单元接收所述基准电压和所述反馈电压,生成控制电压并输出所述控制电压;所述调整单元接收所述输入端的电压和所述控制电压,对所述输入端的电压进行调节处理,并输出调节后的电压;当所述反馈电压大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单元增大所述控制电压,使得所述调整单元降低所述调节后的电压;当所述反馈电压小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单元减小所述控制电压,使得所述调整单元升高所述调节后的电压;当所述反馈电压小于所述基准电压且所述输入端的电压小于设定电压时,所述调整单元输出电压值与所述输入端的电压相等的所述调节后的电压;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电阻R2、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基准电压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调整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调整单元与所述基准电压单元之间;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基准电压单元之间,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场效应管Q1和电阻R3;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目标单元,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所述比较单元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单元包括电阻R1和二极管U1;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之间,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U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明袁永龙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启晟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