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5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包括组成边缘通道的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组成中心通道的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转像透镜组;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边缘处的光线经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折射,再在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和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反射,最后经过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出射,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中心处的光线经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和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出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镀膜,减少了光能量损耗,降低了生产加工费用;扩展了中心通道的面积,在不添加任何附加透镜的情况下实现中心通道和边缘通道的视场衔接,镜头结构更加紧凑。构更加紧凑。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仪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全景镜头在医学内窥检查和管道内壁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与超广角镜头和鱼眼镜头相比,二次折反射镜头在近垂轴方向具有分辨率高、成像畸变小、照度高的优势。不过二次折反射式全景镜头不具备中心视场,并且需要在反射面上镀制反射膜,这些问题不利于该镜头的推广应用。如能设计出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可以在不添加任何附加透镜的情况下,就能引进大的中心视场,并且通过光学设计使得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为全反射,从而避免在镜面上镀制反射膜,以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是很有必要的。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如能设计出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可以在不添加任何附加透镜的情况下,就能引进大的中心视场,并且通过光学设计使得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为全反射,从而避免在镜面上镀制反射膜,以降低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是很有必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包括组成边缘通道的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组成中心通道的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转像透镜组;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边缘处的光线经所述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折射,再在所述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和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反射,最后经过所述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出射,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中心处的光线经所述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和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出射。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像透镜组由两片单透镜和一片三胶合透镜构成,透镜的所有面型均为球面镜。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和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均不需要镀反射膜,依靠全反射完成光线反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位于块状结构的前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位于块状结构的后表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均
为高次非球面,不同面型之间的连接处为平面或斜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无需镀膜,减少了光能量的损耗,降低了生产加工的费用。扩展了中心通道的面积,能够在不添加任何附加透镜的情况下实现中心通道和边缘通道的视场衔接,镜头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的边缘通道示意图;
[0016]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的边缘通道MTF曲线;
[0017]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的中心通道示意图;
[0018]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的中心通道MTF曲线。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转像透镜组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包括组成边缘通道的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组成中心通道的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转像透镜组7;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边缘处的光线经所述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折射,再在所述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和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反射,最后经过所述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出射,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中心处的光线经所述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和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出射。
[0023]具体的,所述转像透镜组7由两片单透镜和一片三胶合透镜构成,透镜的所有面型均为球面镜。
[0024]具体的,所述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和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均不需要镀反射膜,依靠全反射完成光线反射。
[0025]具体的,所述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位于块状结构的前表面。
[0026]具体的,所述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位于块状结构的后表面。
[0027]具体的,所述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均为高次非球面,不同面型之间的连接处为平面或斜面;不同面型之间的连接处为平面时便于生产加工和固定装调,不同面型之间的连接处为斜面或其他类似结构等,仍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0028]具体的,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光线经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折射,再在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和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反射,最后经过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出射的两次折反射结构,如果使用其他类似折反射结构,仍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0029]请参阅图2,边缘通道由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构成,由图3可知,该部分成像质量良好。
[0030]请参阅图4,中心通道由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组成,由图5可知,该部分成像质量良好。
[0031]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中,60—90
°
光线经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折射,再在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和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反射,最后经过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出射,进入转向镜组,最终成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组成边缘通道的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组成中心通道的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转像透镜组(7);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边缘处的光线经所述边缘通道第一折射面(1)折射,再在所述边缘通道第一反射面(2)和边缘通道第二反射面(3)反射,最后经过所述边缘通道第二折射面(4)出射,环带镜头头部结构前侧中心处的光线经所述中心通道第一折射面(5)和中心通道第二折射面(6)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像透镜组(7)由两片单透镜和一片三胶合透镜构成,透镜的所有面型均为球面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反射双通道无盲区全景环带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粤超范光华王延深裴晋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