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43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主静触点、灭弧仓、辅助开关组件、桥接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灭弧仓与桥接触点组件中的支座配合形成容纳桥接触点的腔体;两个主静触点装在灭弧仓上方并使主静触点底部的接触面处于腔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通过辅助开关组件第二引出端和辅助前静触点和辅助后静触点的连接方式,在不增加零件或改变结构时可以分别作为常开信号检测和常闭信号检测两种工作方式,适用多种使用要求。适用多种使用要求。适用多种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
,具体为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尤其在设备中采用矩阵布局,环形供电,上百只接触器通过铜排串并联在一起使用。如果个别接触器发生故障,那么就必须拆装很多螺钉,才能完成某一只接触器的更换工作。其维修工时太长,维护成本高。因此对高压直流接触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接触器的质量必须是高可靠的。而市场上现有的高压直流接触器,辅助触点在长时间静压使用过程中,报辅助故障的事情时有发生。
[0003]本专利是一种新型的辅助开关结构,主要解决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可靠性问题,并且该结构简化了接触器装配工艺,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解决了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可靠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主静触点、灭弧仓、辅助开关组件、桥接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
[0006]灭弧仓与桥接触点组件中的支座配合形成容纳桥接触点的腔体;两个主静触点装在灭弧仓上方并使主静触点底部的接触面处于腔体内;
[0007]桥接触点组件包含轭铁板、支座、推动杆组件及安装在推动杆头部的桥接触点和推杆,推动杆头部穿过轭铁板处于腔体内,使桥接触点两端与两个主静触点的接触面相对应,推杆的一端成C型的凹槽,包裹桥接触点使推杆固定在桥接触点上,C型的凹槽一侧的绝缘臂向灭弧仓外延伸,延伸至灭弧仓外的一端为柱形台阶,桥接触点组件尾部穿过轭铁与下方的线圈组件相配合;
[0008]辅助开关组件包括PCB板、辅助动簧片、辅助前静簧片、辅助后静簧片、两个导电引出端,辅助开关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灭弧仓外侧;导电引出端为侧边有两个固定焊脚的长方形,两个导电引出端下端通过固定焊脚固定在PCB板一端,上端穿过灭弧仓至灭弧仓上方,形成第一、第二引出端;辅助前静簧片和辅助后静簧片是底部有两个辅助焊脚的长方形,通过辅助焊脚固定在PCB板上,辅助前静簧片和辅助后静簧片平行布置,位于上方的辅助后静簧片是常开静簧片,位于下方的辅助前静簧片是常闭静簧片;辅助动簧片为侧边带焊脚的长方形、具有弹性的金属板,辅助动簧片一端通过焊脚固定在PCB板上并成水平布置,与推杆的柱形台阶相对,辅助动簧片摆动端延伸至辅助前静簧片和辅助后静簧片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开关组件第一引出端和辅助动簧片固定端连通;第二引出端通过短接焊盘和焊盘,使得第二引出端和辅助后静簧片连通,辅助信号
为常开,第二引出端通过短接焊盘和焊盘,使得第二引出端和辅助前静簧片连通,辅助信号为常闭。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动簧片紧压在辅助前静簧片上;当桥接触点与主静触点闭合时,所述的辅助动簧片在推杆的作用下,紧压在辅助后静簧片上。
[0011]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有以下功能:
[0012]本技术中,将第一引出端和辅助动簧片固定端连通,第二引出端通过短接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使得第二引出端和辅助后静簧片连通,形成常开检测信号,线圈未工作时,辅助动簧片的摆动端贴紧常闭簧片,信号电路未导通,线圈工作后,通过电磁力推动桥接触点向上运动与主静触点接触,推杆随之向上运动,将辅助动簧片向上运动与常开簧片接触,信号电路导通,此连接方式为常开信号检测模式。
[0013]相反,将第一引出端和辅助动簧片固定端连通,第二引出端通过短接第一焊盘和第三焊盘,使得第二引出端和辅助前静簧片连通,形成常闭检测信号,线圈未工作时,辅助动簧片的摆动端贴紧常闭簧片,信号电路导通;线圈工作后,通过电磁力推动桥接触点向上运动与主静触点接触,推杆随之向上运动,推动辅助动簧片向上运动与常闭簧片分开,与常开簧片接触,信号电路断开,此连接方式为常闭信号检测模式。
[0014]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实现对桥接触点位置的检测功能。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常开静簧片和常闭静簧片平行布置,辅助动簧片一端固定,辅助动簧片摆动端处于常开静簧片和常闭静簧片之间并紧贴在常闭簧片上,线圈未工作时,辅助动簧片摆动端和常闭簧片接触,桥接触点处于释放状态,线圈工作时动磁芯向上运动,桥接触点和主静触点接触,推杆向上运动,推杆柱形台阶推动辅助动簧片向上运动和常开簧片接触,此时桥接触点处于吸合状态,通过辅助开关组件第二引出端和辅助前静触点和辅助后静触点的连接方式,在不增加零件或改变结构时可以分别作为常开信号检测和常闭信号检测两种工作方式,适用多种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A

A线的剖视图;
[0020]图4是线圈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线圈工作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线圈未工作时辅助开关组件与推杆的位置示意图;
[0023]图7是线圈工作后的辅助开关组件与推杆的位置示意图。
[0024]图中:1、主静触点;2、灭弧仓;3、辅助开关组件;4、螺钉;5、桥接触点组件;6、线圈;7、排气管;8、上盖;9、外壳;21、腔体;51、桥接触点;52、推杆;53、轭铁板;54、支座;521、凹槽;522、柱形台阶;31、PCB板;32、导电引出端;33、辅助静簧片;34、辅助动簧片;321、第一引出端;322、第二引出端;323、固定焊脚;331、常开静簧片;332、常闭静簧片;333、辅助焊脚;341、焊脚;342、辅助动簧片摆动端;351、第一焊盘;352、第二焊盘;353、第三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主静触点1、灭弧仓2、辅助开关组件3、桥接触点组件5、线圈6、排气管7、上盖8、外壳9;
[0027]灭弧仓2与桥接触点组件5中的支座54配合形成容纳桥接触点51的腔体21;两个主静触点1装在灭弧仓2上方并使主静触点1底部的接触面111处于腔体21内;
[0028]桥接触点组件5包含轭铁板53、支座54、推动杆组件55及安装在推动杆头部511的桥接触点51和推杆52,推动杆头部511穿过轭铁板53处于腔体2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静触点、灭弧仓、辅助开关组件、桥接触点组件和线圈组件;灭弧仓与桥接触点组件中的支座配合形成容纳桥接触点的腔体;两个主静触点装在灭弧仓上方并使主静触点底部的接触面处于腔体内;桥接触点组件包含轭铁板、支座、推动杆组件及安装在推动杆头部的桥接触点和推杆,推动杆头部穿过轭铁板处于腔体内,使桥接触点两端与两个主静触点的接触面相对应,推杆的一端成C型的凹槽,包裹桥接触点使推杆固定在桥接触点上,C型的凹槽一侧的绝缘臂向灭弧仓外延伸,延伸至灭弧仓外的一端为柱形台阶,桥接触点组件尾部穿过轭铁与下方的线圈组件相配合;辅助开关组件包括PCB板、辅助动簧片、辅助前静簧片、辅助后静簧片、两个导电引出端,辅助开关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灭弧仓外侧;导电引出端为侧边有两个固定焊脚的长方形,两个导电引出端下端通过固定焊脚固定在PCB板一端,上端穿过灭弧仓至灭弧仓上方,形成第一、第二引出端;辅助前静簧片和辅助后静簧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秋生金建领屈淑亚姚曼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