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38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可相互对插适配的插座与插头,插座内的第一端子与插头内的第二端子对接导通,插头的两个对角处分别成型有第一、第二凸台,且第一、第二凸台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螺孔;插座的两个对角处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通孔,第一、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一、第二螺孔对应,且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螺旋固定于第一螺孔中,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螺旋固定于第二螺孔中,使插座与插头固定连接;所述插座与插头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以达到防尘防水的功效;插座与插头对接结构极为牢固,即使长时间使用时,在拉扯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该插头与插座脱离的现象,符合大电流、大功率传输的要求,使用起来极为安全可靠。极为安全可靠。极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产品
,特指一种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连接器的主要配套领域有交通、通信、网络、IT、医疗、家电等,配套领域产品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其市场的快速增长,强有力地牵引着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连接器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结构型式多样、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的系列化和专业化的产品。
[0003]随着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在一些需要传输大电流的大功率场合也开始用到电连接器来实现电气回路的接续及开断,由此便促使了大功率电连接器的产生。大功率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叉车、UPS、通用电源、医疗设备、太阳能及新能源等领域。
[0004]目前大功率连接器中的插头与插座对接后,其之间仅通过一个塑胶扣与孔位扣合定位,以实现防脱的目的;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在拉扯过程中易出现该塑胶扣断裂的现象,存在使用安全的风险;另外,插头与插座之间没有设置防尘防水结构,即无法实现防尘防水功能,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包括可相互对插适配的插座与插头,该插座内的第一端子与插头内的第二端子对接导通,所述插头的两个对角处分别成型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且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插座的两个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对应,且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中,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螺旋固定于该第二螺孔中,使插座与插头固定连接;所述插座与插头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另外两个对角处分别成型有第一让位缺口和第二让位缺口;所述插座另外两个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三螺丝和第四螺丝分别穿过该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后与板面锁定,该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与第一让位缺口和第二让位缺口对应。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座外沿成型有向外凸出的凸板,该凸板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第四通孔。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座上成型有一对接座,该对接座位于凸板上方,该对接座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端子孔,所述第一端子固定于该第一端子孔中;所述插
头成型有与该对接座适配的对接槽,所述第二端子还显露于该对接槽中,所述防水密封圈套设于对接座外围,并与对接槽内壁接触。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接槽开口处成型有对接环;该对接环的高度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高度齐平。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接座外围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防水密封圈套设于环形槽中。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呈圆筒状;该第二端子端部开设有若干裂缝,以形成若干呈瓣状并可由外向内收缩的接触部,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对接时,该接触部由外向内收缩后插入该第一端子内部。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触部端部外侧成型有圆倒角。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连接电源线,且该电源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子相垂直;所述电源线端部还连接有电源接口。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插座与插头对接后,防水密封圈置于插座与插头之间,并被挤压变形,以此达到防尘防水的功效;再者,该插座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与插头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对应,且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中,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螺旋固定于该第二螺孔中,使插座与插头固定连接,结构极为牢固,即使长时间使用时,在拉扯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该插头与插座脱离的现象,符合大电流、大功率传输的要求,使用起来极为安全可靠,满足客户使用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插座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插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见图1

3所示,为一种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可相互对插适配的插座1与插头2,该插座1内的第一端子11与插头2内的第二端子21对接导通,所述插头2的两个对角处分别成型有第一凸台201和第二凸台202,且该第一凸台201和第二凸台2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孔203和第二螺孔204;所述插座1的两个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该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分别与第一螺孔203和第二螺孔204对应,且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101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203中,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102螺旋固定于该第二螺孔204中,使插座1与插头2固定连接;所述插座1与插头2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3。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插座1与插头2对接后,防水密封圈3置于插座1与插头2之间,并被挤压变形,以此达到防尘防水的功效;再者,该插座1上的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分别与插头2的第一螺孔203和第二螺孔204对应,且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101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203中,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102螺旋固定于该第二螺孔204中,使插座1与插头2固定连接,结构极为牢固,即使长时间使用时,在拉扯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该插头2与
插座1脱离的现象,符合大电流、大功率传输的要求,使用起来极为安全可靠,满足客户使用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2]所述插头2另外两个对角处分别成型有第一让位缺口205和第二让位缺口206;所述插座1另外两个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第三螺丝和第四螺丝分别穿过该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后与板面锁定,保证插座1安装的稳定性,另外,该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分别与第一让位缺口205和第二让位缺口206对应,以致在不需要拆卸插头2的情况下,也可将插座1相对板面拆卸下来,便于维修保养,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0023]所述插座1外沿成型有向外凸出的凸板12,该凸板12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通孔101、第三通孔103、第二通孔102、第四通孔104。
[0024]所述的插座1上成型有一对接座13,该对接座13位于凸板12上方,该对接座13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端子孔131,所述第一端子11固定于该第一端子孔131中;所述插头2成型有与该对接座13适配的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可相互对插适配的插座(1)与插头(2),该插座(1)内的第一端子(11)与插头(2)内的第二端子(21)对接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的两个对角处分别成型有第一凸台(201)和第二凸台(202),且该第一凸台(201)和第二凸台(2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孔(203)和第二螺孔(204);所述插座(1)的两个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该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分别与第一螺孔(203)和第二螺孔(204)对应,且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101)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孔(203)中,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102)螺旋固定于该第二螺孔(204)中,使插座(1)与插头(2)固定连接;所述插座(1)与插头(2)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另外两个对角处分别成型有第一让位缺口(205)和第二让位缺口(206);所述插座(1)另外两个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第三螺丝和第四螺丝分别穿过该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后与板面锁定,该第三通孔(103)、第四通孔(104)分别与第一让位缺口(205)和第二让位缺口(206)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尘大功率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1)外沿成型有向外凸出的凸板(12),该凸板(12)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通孔(101)、第三通孔(103)、第二通孔(102)、第四通孔(104)。4.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祖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诠霖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