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435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设置,所述上壳体正面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和按键区,所述触摸显示屏和按键区左右设置,所述上壳体正面下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刷卡区、贴标签区、指示灯区和喇叭,所述主机左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末端设置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话柄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话柄;所述下壳体背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话柄接口、天通接口、AIS接口和防拆报警接口,所述连接板下端从左至有依次设置有刷卡接口、备用接口、RFID接口和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实现海上稳定通信。海上稳定通信。海上稳定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通信
,特别是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捕捞作为福建省传统渔业的优势产业,一直是沿海渔民群众赖以谋生的主要途径,海洋捕捞生产为全省提供了近30万个的就业岗位,所以捕捞生产对于渔民民生、渔区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0003]海上是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地方,而且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各种海洋灾害长期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渔船一般都会安装AIS(船舶自动识别)设备,以厦门新诺公司出产的AIS设备为例,其只具有短报文播报功能,而不具备实时通信的能力,在海上也不同于陆地,手机将失去信号无法使用,在海上能保障通信稳定的只有通信卫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海上稳定通信的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设置,所述上壳体正面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和按键区,所述触摸显示屏和按键区左右设置,所述上壳体正面下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刷卡区、贴标签区、指示灯区和喇叭,所述主机左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末端设置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话柄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话柄;所述下壳体背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话柄接口、天通接口、AIS接口和防拆报警接口,所述连接板下端从左至有依次设置有刷卡接口、备用接口、RFID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下壳体内底面上端设置有接口板,所述话柄接口、天通接口、AIS接口、防拆报警接口、刷卡接口、备用接口、RFID接口和电源接口均与所述接口板电性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接口板的盖板,所述盖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主板、灯板和按键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灯板驱动电路、按键板驱动电路、接口板驱动电路、电源电路、话音编解码信令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灯板与所述指示灯区电性连接设置,所述按键板与所述按键区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板与所述话柄接口、天通接口、AIS接口、防拆报警接口、刷卡接口、备用接口、RFID接口和电源接口均电性连接,所述话音编解码信令模块与所述话柄连接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话音编解码及信令模块包括U2芯片、电阻R54、电阻R95、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2、VDD

SYS

3.3V端口、电阻R110、电阻R58、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60、电阻R59和Xm0DATA端口,所述U2芯片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4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95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95另一端接地,所述U2芯片的6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2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另一端与所述U2芯片的7号引脚和所述电阻R2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9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30一端连接,所述U2芯片的19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3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2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28另一端接地,所述U2芯片的23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1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0另一端接地,所述U2芯片的24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8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41号引脚、42号引脚、43号引脚和44号引脚均与所述Xm0DATA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29号引脚、30号引脚、31号引脚和32号引脚均与所述Xm0DATA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38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9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34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6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0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36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35一端连接,所述U2芯片的37号引脚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48号引脚与25号引脚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3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5另一端串联后接地。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U3芯片、VDD3.3V端口、电阻R45、电阻R44、电阻R48、电阻R51、三极管Q3、电阻R50、二极管D2、电阻R52、电阻R53、电容C7、电阻R30、电阻R17、电阻R33、电阻R36、电阻R22、电阻R70、电阻R31、二极管DN2、二极管DN3、二极管DN4和插座CON11,所述电阻R45一端与XuRXD1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44一端与XuTXD1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45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8一端串联后与所述U3芯片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78另一端与所述VDD3.3V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3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0一端与所述电阻R5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3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7一端串联后与所述二极管D2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2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2另一端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5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5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8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0另一端串联后与所述VDD3.3V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51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4另一端连接,所述U3芯片的4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44另一端连接设置,所述电阻R30一端与所述电阻R1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另一端与所述VDD3.3V端口连接,所述U3芯片的5号引脚和8号引脚均接地,所述U3芯片的6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3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0另一端与所述VDD3.3V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70一端与所述电阻R3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N3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N3的2号引脚与所述二极管DN4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N4的2号引脚与所述插座CON11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U3芯片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3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3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2一端与所述电阻R3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包括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设置,所述上壳体正面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和按键区,所述触摸显示屏和按键区左右设置,所述上壳体正面下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刷卡区、贴标签区、指示灯区和喇叭,所述主机左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末端设置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话柄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话柄;所述下壳体背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话柄接口、天通接口、AIS接口和防拆报警接口,所述连接板下端从左至有依次设置有刷卡接口、备用接口、RFID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下壳体内底面上端设置有接口板,所述话柄接口、天通接口、AIS接口、防拆报警接口、刷卡接口、备用接口、RFID接口和电源接口均与所述接口板电性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接口板的盖板,所述盖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主板、灯板和按键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灯板驱动电路、按键板驱动电路、接口板驱动电路、电源电路、话音编解码信令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灯板与所述指示灯区电性连接设置,所述按键板与所述按键区电性连接,所述接口板与所述话柄接口、天通接口、AIS接口、防拆报警接口、刷卡接口、备用接口、RFID接口和电源接口均电性连接,所述话音编解码信令模块与所述话柄连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IS系统的语音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话音编解码及信令模块包括U2芯片、电阻R54、电阻R95、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2、VDD

SYS

3.3V端口、电阻R110、电阻R58、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60、电阻R59和Xm0DATA端口,所述U2芯片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4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9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5另一端接地,所述U2芯片的6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2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另一端与所述U2芯片的7号引脚和所述电阻R2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9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30一端连接,所述U2芯片的19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3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2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28另一端接地,所述U2芯片的23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1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0另一端接地,所述U2芯片的24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8另一端与所述VDD

SYS

3.3V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41号引脚、42号引脚、43号引脚和44号引脚均与所述Xm0DATA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29号引脚、30号引脚、31号引脚和32号引脚均与所述Xm0DATA端口连接,所述U2芯片的38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9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陈新伟邱佳弘徐舒彤方铭艳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