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线结构振子阵列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32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线结构振子阵列天线,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反射板和多个由辐射振子、外导体、中心导体等组成的振子单元。该天线设置了由外导体和中心导体形成的板线结构,不仅作为馈电结构向辐射振子馈电,并且作为支撑结构支撑了辐射振子,保证了天线的电气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益高、宽带性能好、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线结构振子阵列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到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板线结构振子阵列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领域中,可实现高增益的阵列天线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在性能上虽各有特点,但均存在某种不足:
[0003]1)常规振子阵列天线,可实现高增益性能,但一般需要同轴电缆与2个振子之间通过焊接相连,装配复杂,并且振子与反射板之间需要专门的支撑结构,结构较复杂。
[0004]2)微带阵列天线,可实现高增益性能,但难以完全密封,不能直接用于户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线结构振子阵列天线。该天线结构可严格密封,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可直接在户外长期使用;且其具有增益高、宽带性能好和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板线结构振子阵列天线,包括反射板和振子单元,所述振子单元设有n个,均设于反射板上,其中,n≥1;所述振子单元包括支撑板、中心导体和分置于中心导体两侧的两个外导体;所述支撑板固定于反射板上;所述中心导体为圆柱状结构,两个外导体均为板状结构;所述中心导体和外导体均立于支撑板上,且中心导体的顶部和其中一外导体顶部电性连接,中心导体和支撑板之间设有绝缘材料;所述外导体的顶部均设有辐射振子,且辐射振子为板状结构,辐射振子和外导体之间的夹角为45
°‑
90
°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振子单元在反射板上以三角形阵列的方式排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导体和外导体之间设有绝缘材料。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位于支撑板上;所述中心导体和外导体均位于固定框中,且外导体均与电性固定框连接。
[0011]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通过两个外导体和中心导体,不仅可作为馈电结构向辐射振子馈电,起到平衡与不平衡转换的作用,并且自身还作为支撑辐射振子的支撑结构,保证了天线单元的电气性能。
[0013]2、本技术通过支撑板和固定框,使各部件之间可紧密接触;在接触面上再涂上密封胶后,能够起到防水作用,在野外使用时,不必加天线罩,避免了天线罩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振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振子单元,2、反射板,3、4、辐射振子,5、6、外导体,7、中心导体,8、电连接块,9、支撑板,10、固定框,11、绝缘材料填充。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反射板2和16个振子单元1。每个振子单元单元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反射板上表面。
[0019]参照图2,振子单元由两个辐射振子3和4、两个外导体5和6、中心导体7、电连接块8、支撑板9和固定框10组成。辐射振子和外导体均为板状结构,辐射振子和外导体的顶部连接,辐射振子与外导体为铝材料,加工成一体结构。
[0020]两个外导体的底部与支撑板用螺钉连接,支撑板通过螺钉与反射板固定,支撑板与反射板均为铝材料。两个辐射振子中的辐射振子通过电连接块与中心导体上部连接,辐射振子与电连接块为铝材料,加工成一体结构。绝缘材料填充11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避免中心导体下部与支撑板之间对直流电导通。固定框为框状结构,为铝材料,位于两个外导体外部,使两个外导体之间对直流电导通。中心导体下部与支撑板之间且在支撑块下方位置,接同轴接插件,中心导体与同轴接插件的内导体连接,支撑板与同轴接插件的外导体连接。
[0021]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当单个天线单元发射信号时,发射机发射信号电流经同轴接插件,输入到中心导体与外导体之间,中心导体与外导体之间的形成板线结构,起到平衡不平衡转换作用,信号电流由同轴接插件中的不平衡电流转换成平衡电流,传送到两个辐射振子上,激励起空间电磁波辐射到自由空间。当整个阵列天线发射信号时,阵列中的每个天线单元所发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经过控制后,以所需要的幅度和相位分布同时向自由空间发送信号,形成所需要的高增益天线发射波束。该天线的接收和发射为互易过程,空间电磁波信号由各天线单元的两个辐射振子接收,形成信号电流,经中心导体与外导体形成的板线结构传输,信号电流由辐射振子上的平衡信号转换成同轴接插件中的不平衡电流,传到同轴接插件中,输出到外接接收机。当整个阵列天线接收信号时,阵列中的每个天线单元所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经过控制后,以所需要的幅度和相位分布同时接收自由空间信号,形成所需要的高增益天线接收波束。
[0022]总之,本技术设置了外导体和中心导体形成的板线结构,作为馈电结构向辐射振子馈电,还起到平衡与不平衡转换作用,并且板线结构自身作为支撑结构支撑了辐射振子,保证了天线单元的电气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线结构振子阵列天线,包括反射板和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单元设有n个,均设于反射板上,其中,n≥1;所述振子单元包括支撑板、中心导体和分置于中心导体两侧的两个外导体;所述支撑板固定于反射板上;所述中心导体为圆柱状结构,两个外导体均为板状结构;所述中心导体和外导体均立于支撑板上,且中心导体的顶部和其中一外导体顶部电性连接,中心导体和支撑板之间设有绝缘材料;所述外导体的顶部均设有辐射振子,且辐射振子为板状结构,辐射振子和外导体之间的夹角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志勇孔德闯曾彭夏双志燕同同李娜夏会果王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