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墙板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墙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的是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主要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然后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实现装配建筑的整体施工。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或者灌浆进行连接,然后这种体系主要的问题在于现场湿作业量较大,施工速度较慢,另外套筒灌浆的密实程度检测困难,可能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墙板,通过在该预制墙板上设置上横肋、下横肋,上横肋的宽度大于下横肋的宽度,从而保证整个墙板的厚度可以更薄,在浇筑时,能够节省成本,通过上横肋、下横肋上的通孔,能够实现墙板之间的快速安装。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墙板,包括墙板,所述墙板的上端设置上横肋,所述墙板的下端设置下横肋,所述上横肋的宽度大于下横肋的宽度,所述上横肋上和下横肋上分别均布数个通孔,所述上横肋上的通孔与下横肋上的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板,包括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上端设置上横肋(2),所述墙板(1)的下端设置下横肋(3),所述上横肋(2)的宽度大于下横肋(3)的宽度,所述上横肋(2)上和下横肋(3)上分别均布数个通孔(6),所述上横肋(2)上的通孔(6)与下横肋(3)上的通孔(6)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肋(2)的宽度大于下横肋(3)的宽度两倍以上,所述上横肋(2)上设置两排通孔(6),所述上横肋(2)上靠近墙板(1)一侧的通孔与下横肋(3)上的通孔(6)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表面上设置有纵横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朱禹熹,周柏臣,杨强,李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交投善筑成都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