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07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包括电缆线芯、单芯钢带层和铠装钢带结构,所述电缆线芯、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层,单芯钢带层缠绕在屏蔽层的外侧,所述单芯钢带层的外侧设置有缠绕层,缠绕层与单芯钢带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铠装钢带结构包括钢带内层和钢带外层,钢带内层与钢带外层之间设置有钢带夹层,钢带内层的内侧设置有内护套,内护套设置在缠绕层的外侧,钢带外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具有多层保护结构,并对电缆单芯进行铠装防护,有效的提高电缆的耐压抗拉能力,使电缆能够适应恶劣环境下的施工和运行。境下的施工和运行。境下的施工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铠装电缆
,具体为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0003]铠装电缆是由不同的材料导体装在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套管中,被加工成可弯曲的坚实组合体,电缆运行过程中,除了自身的自重外,往往还需要承受来自外界的较大的拉力、挤压力、剪切力及冲击力等复杂的外力情况,所以就需要用到耐压抗拉的铠装电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铠装电缆结构简单,只是采用钢带缠绕而成,虽说能保证电缆的弯曲性能,但是电缆的耐压和抗拉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铠装电缆层结构简单,不能够电缆线芯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复杂的环境下很容易将电缆线芯拉断,电缆线芯之间缺少防护钢带,耐压抗拉能力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结构设计新颖,具有多层保护结构,并对电缆单芯进行铠装防护,有效的提高电缆的耐压抗拉能力,使电缆能够适应恶劣环境下的施工和运行,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包括电缆线芯、单芯钢带层和铠装钢带结构,所述电缆线芯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层,单芯钢带层缠绕在屏蔽层的外侧,所述单芯钢带层的外侧设置有缠绕层,缠绕层与单芯钢带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铠装钢带结构包括钢带内层和钢带外层,钢带内层与钢带外层之间设置有钢带夹层,钢带内层的内侧设置有内护套,内护套设置在缠绕层的外侧,钢带外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护套。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钢带夹层的截面为弧形结构,钢带夹层与钢带内层外表面相贴合,钢带夹层与电缆线芯平行布置,钢带夹层设置为6个,钢带夹层围绕电缆的中心均匀分布,通过钢带夹层大大的提高电缆的抗拉能力,对电缆线芯进行有效的防护,钢带夹层之间设置有连接凸条,通过连接凸条能够将钢带夹层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使得钢带夹层之间连接的更加的可靠。
[0007]进一步的,所述钢带外层和钢带内层均采用双层缠绕,通过钢带外层和钢带内层提高电缆的耐压能力,同时能够使电缆承受来自外部的各方向的挤压力、剪切力及冲击力,对电缆进行双重防护,钢带外层钢带的厚度大于钢带内层钢带的厚度,钢带内层的钢带表
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凸起,通过圆形凸起增大钢带内层与内护套的接触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单芯钢带层缠绕在屏蔽层外表面上,单芯钢带层的钢带厚度与钢带内层钢带的厚度相等,通过单芯钢带层对电缆线芯做最后一道防护,大大提高电缆线芯的安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均采用交联聚乙烯制成,通过外护套和内护套对电缆进行双重防护,当外护套被外力碰烂或者动物咬烂的情况下,内护套依旧能够对电缆线芯进行保护,保证电缆正常工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0011]1、本技术上设置了钢带夹层,通过钢带夹层大大的提高电缆的抗拉能力,对电缆线芯进行有效的防护,通过连接凸条能够将钢带夹层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使得钢带夹层之间连接的更加的可靠。
[0012]2、本技术上设置了钢带外层和钢带内层,通过钢带外层和钢带内层提高电缆的耐压能力,同时能够使电缆承受来自外部的各方向的挤压力、剪切力及冲击力,对电缆进行双重防护,通过圆形凸起增大钢带内层与内护套的接触力,通过单芯钢带层对电缆线芯做最后一道防护,大大提高电缆线芯的安全。
[0013]3、本技术上设置了外护套和内护套,通过外护套和内护套对电缆进行双重防护,当外护套被外力碰烂或者动物咬烂的情况下,内护套依旧能够对电缆线芯进行保护,保证电缆正常工作,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具有多层保护结构,并对电缆单芯进行铠装防护,有效的提高电缆的耐压抗拉能力,使电缆能够适应恶劣环境下的施工和运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钢带内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钢带夹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屏蔽层、2绝缘层、3电缆线芯、4单芯钢带层、5填充层、6外护套、7缠绕层、8内护套、9铠装钢带结构、91钢带内层、92钢带夹层、93钢带外层、10连接凸条、11圆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包括电缆线芯3、单芯钢带层4和铠装钢带结构9,电缆线芯3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2,绝缘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层1,单芯钢带层4缠绕在屏蔽层1的外侧,单芯钢带层4缠绕在屏蔽层1外表面上,单芯钢带层4的钢带厚度与钢带内层91钢带的厚度相等,通过单芯钢带层4对电缆线芯3做最后一道防护,大大提高电缆线芯3的安全,单芯钢带层4的外侧设
置有缠绕层7,缠绕层7与单芯钢带层4之间设置有填充层5,铠装钢带结构9包括钢带内层91和钢带外层93,钢带外层93和钢带内层91均采用双层缠绕,通过钢带外层93和钢带内层91提高电缆的耐压能力,同时能够使电缆承受来自外部的各方向的挤压力、剪切力及冲击力,对电缆进行双重防护,钢带外层93钢带的厚度大于钢带内层91钢带的厚度,钢带内层91的钢带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凸起11,通过圆形凸起11增大钢带内层91与内护套8的接触力,钢带内层91与钢带外层93之间设置有钢带夹层92,钢带夹层92的截面为弧形结构,钢带夹层92与钢带内层91外表面相贴合,钢带夹层92与电缆线芯3平行布置,钢带夹层92设置为6个,钢带夹层92围绕电缆的中心均匀分布,通过钢带夹层92大大的提高电缆的抗拉能力,对电缆线芯3进行有效的防护,钢带夹层92之间设置有连接凸条10,通过连接凸条10能够将钢带夹层9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使得钢带夹层92之间连接的更加的可靠,钢带内层91的内侧设置有内护套8,内护套8设置在缠绕层7的外侧,钢带外层93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护套6,外护套6和内护套8均采用交联聚乙烯制成,通过外护套6和内护套8对电缆进行双重防护,当外护套6被外力碰烂或者动物咬烂的情况下,内护套8依旧能够对电缆线芯3进行保护,保证电缆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包括电缆线芯(3)、单芯钢带层(4)和铠装钢带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芯(3)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2),绝缘层(2)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层(1),单芯钢带层(4)缠绕在屏蔽层(1)的外侧,所述单芯钢带层(4)的外侧设置有缠绕层(7),缠绕层(7)与单芯钢带层(4)之间设置有填充层(5),所述铠装钢带结构(9)包括钢带内层(91)和钢带外层(93),钢带内层(91)与钢带外层(93)之间设置有钢带夹层(92),钢带内层(91)的内侧设置有内护套(8),内护套(8)设置在缠绕层(7)的外侧,钢带外层(93)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护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压抗拉电缆铠装用新型钢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夹层(92)的截面为弧形结构,钢带夹层(92)与钢带内层(9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永张书军高春荣唐小妮林书敏许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华裕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