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01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包括:一侧顶部开有扫描窗口的壳体、由外至内依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透明内罩、遮光罩、摄像模块;所述透明内罩和遮光罩均为喇叭形;透明内罩的喇叭扩口与所述扫描窗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透明内罩的喇叭缩口与遮光罩的喇叭扩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所述遮光罩内侧壁设置有起伏;所述透明内罩为微结构LED扩散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扫描时排除环境光线干扰,得到清晰的条码图像,提高扫描效率;又可以消除由于透明材料直接反射补光灯发出的光而形成的噪声。出的光而形成的噪声。出的光而形成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属于光扫描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二维条码应用的发展,影像式条码扫描器目前已经成为了行业主流。影像式条码扫描器通过数码影像技术拍摄识别对象的图像,再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完成解码,与传统的激光线扫描技术只能采集处理一条线上的数据不同,影像式条码扫描器可以一次性采样处理二维平面图像,识别二维码,并对条码的方向性没有要求。影像式条码扫描器实际使用过程中,识别对象的光照主要有两个来源:可控的本体光源、不可控的环境光源。为了保护扫描器的镜头,业内通常采用透明材料来遮覆扫描器的扫描窗以达到一定的防水防尘等作用。
[0003]然而,透明材料容易将本体光源发出的光直接反射到镜头,形成噪声,从而对条码的扫码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在不同介质或不同表面上的条码具有不同的对比度或反射率,对后续读码造成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上的条码,由于反光或耀斑等原因,常常导致读码失败。
[0004]公开号为CN206975656U的专利《一种防环境光干扰的条码解码模块》公开以下内容:PCB板、感光元器件、镜头、安装座、遮光罩和补光结构,感光元件和镜头安装在PCB板上,PCB板、感光元件和镜头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还设有喇叭状遮光罩;补光罩嵌套在遮光罩内,配合遮光罩形状设置。补光灯安装在补光罩端口,遮光罩呈逐渐扩大的喇叭结构,可以遮挡大部分环境光线与直射光源,在避免形成光斑的同时,对镜头无遮挡。安装在补光罩一端的环绕型LED补光灯光源分布平均柔和,既可在黑暗条件下补充光线,又不易在条码表面形成光斑。遮光罩与补光罩结合,使得扫描时排除环境光线干扰,得到的条码图像清晰,提高了扫描效率。但所述补光灯设于补光罩上,补光罩外沿设有透明防尘垫,补光灯射出的光线经透明防尘垫反射至镜头,形成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所述遮光罩与内罩结合,既可以使得扫描时排除环境光线干扰,得到的条码图像清晰,提高了扫描效率;又可以消除透明材料将补光灯发出的光直接反射到镜头而形成的噪声。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包括:一侧顶部开有扫描窗口的壳体、由外至内依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透明内罩、遮光罩和摄像模块;
[0008]所述透明内罩和遮光罩均为喇叭形;透明内罩的喇叭扩口与所述扫描窗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透明内罩的喇叭缩口与遮光罩的喇叭扩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所述遮光罩内侧壁设置有起伏;
[0009]遮光罩外周环形设置一灯板,所述灯板中央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贯穿有所
述遮光罩;且灯板靠近透明内罩一侧固定连接有补光灯;
[0010]所述摄像模块位于遮光罩的喇叭缩口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内罩为微结构LED扩散板。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解码板;
[0013]所述解码板与摄像模块电连接,解码板用于接收并处理摄像模块发送的电信号;且解码板通过FPC排线与补光灯电连接,解码板用于开启、关闭补光灯以及调整补光灯发出光线的强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补光灯为多个,多个补光灯均匀环绕第一通孔分布。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摄像模块与壳体底板之间的石墨烯片。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内侧壁的若干个反光纸,所述反光纸位于透明内罩与补光灯组成的区域附近,用于反射补光灯发出的光线。
[0017]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模块包括镜头、镜筒以及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嵌于所述镜筒的前端部开口,所述图像传感器固定于所述镜筒的后端部开口。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镜头处的镜头透屏,所述镜头透屏与镜头形状尺寸相配合。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扫描窗口处的窗口透屏,所述窗口透屏与扫描窗口形状尺寸相配合。
[002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支架;
[0021]所述底板与支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0022]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将摄像模块卡接在底板上;
[0023]所述支架靠近灯板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灯板上开有若干个第三通孔;支架与灯板之间通过贯穿第三通孔与螺纹孔的螺丝固定连接。
[002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中遮光罩呈逐渐扩大的喇叭结构,可以遮挡大部分环境光线与直射光源,在避免形成光斑的同时对镜头无遮挡;在遮光罩的侧壁设置起伏,通过起伏反射杂光,进一步阻挡杂光入射镜头,且能够防止杂光在侧壁形成整体反射,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杂光干扰能力;透明内罩为微结构LED扩散板,通过其表面的微特征结构的阵列排列,使光线经过时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色,实现更柔和、均匀的照射效果;遮光罩与内罩结合,既可以使得扫描时排除环境光线干扰,得到清晰的条码图像,提高扫描效率;又可以消除由于透明材料直接反射补光灯发出的光而形成的噪声,从而避免对条码的扫码造成不良影响。
[0026]2、本技术中LED补光灯均匀分布,既可在黑暗条件下补充光线,又不易在条码表面形成光斑;
[0027]3、本技术中解码板根据环境光线控制补光灯,适用于多种环境。
[0028]4、本技术中窗口透屏可以隔离环境中的灰尘等杂物,延长补光灯和镜头的使用寿命,保持透明内罩和遮光罩的干净清洁。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装配图;
[0031]图3为摄像模块与底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2]图4为底板与摄像模块、解码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图5为支架与反光纸、灯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4]图6为摄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底板;2、支架;3、窗口透屏;4、透明内罩;5、遮光罩;6、补光灯;7、灯板;8、镜头透屏;9、摄像模块;91、镜头;92、镜筒;93、图像传感器;10、解码板;11、FPC排线;12、石墨烯片;13、反光纸;1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7]实施例一
[003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包括:一侧顶部开有扫描窗口的壳体、由外至内依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透明内罩4、遮光罩5、镜头透屏8和摄像模块9;
[0039]所述透明内罩4和遮光罩5均为喇叭形;透明内罩4的喇叭扩口与所述扫描窗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透明内罩4的喇叭缩口与遮光罩5的喇叭扩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
[0040]扫描窗口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圆形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顶部开有扫描窗口的壳体、由外至内依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透明内罩(4)、遮光罩(5)和摄像模块(9);所述透明内罩(4)和遮光罩(5)均为喇叭形;透明内罩(4)的喇叭扩口与所述扫描窗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透明内罩(4)的喇叭缩口与遮光罩(5)的喇叭扩口形状尺寸相配合并固定连接;所述遮光罩(5)内侧壁设置有起伏;遮光罩(5)外周环形设置一灯板(7),所述灯板(7)中央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贯穿有所述遮光罩(5);且灯板(7)靠近透明内罩(4)一侧固定连接有补光灯(6);所述摄像模块(9)位于遮光罩(5)的喇叭缩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内罩(4)为微结构LED扩散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解码板(10);所述解码板(10)与摄像模块(9)电连接,解码板(10)用于接收并处理摄像模块(9)发送的电信号;且解码板(10)通过FPC排线(11)与补光灯(6)电连接,解码板(10)用于开启、关闭补光灯(6)以及调整补光灯(6)发出光线的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6)为多个,多个补光灯(6)均匀环绕第一通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摄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彬刘昌盛高炳鑫江先汀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符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