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轮抽拉式海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383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轮抽拉式海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两个滑轮轨道、抽拉平台、货物承载箱和挡块,抽拉平台是由多个滑轮组和多个串联加强筋组成,每个滑轮组是由两个滚轮杆和多个连接筋组成,每个滚轮杆设有两个滚轮和多个减震压簧,货物承载箱设有两个扶把,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堆积的货物从集装箱内部抽拉出来,进而扩大货物的装卸区域,避免集装箱的空间限制了货物装卸的操作,从而提高货物装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省去了装卸时需要在集装箱内部完成,削减了工作强度,适用于海运物流的较为集中、数量庞大的货物装卸,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和堆积质量,让货物的装卸更加省时省力。让货物的装卸更加省时省力。让货物的装卸更加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轮抽拉式海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运仓储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轮抽拉式海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港口运输中,物流集装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装箱是一种用于货物运输的包装容器,由于它本身具有一系列其他运输容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从诞生到现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已逐渐成为国际货物运输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被称作20世纪运输发展史上最伟大的运输革命。随着我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货物运输量快速增长,从而集装箱运输需求也越来越多;现有的集装箱的结构模式都很单一化,除了在材质方面进行改进,让集装箱更加牢固耐用、抗腐蚀之外,对于功能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进和升级,货物装卸还停留在传统的操作阶段,而海运物流货物较为集中,并且数量多,货物堆积庞大,加之集装箱结构的空间限制了装卸操作,无法提升货物装卸的效率,也不能减轻工作强度;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集装箱结构进行改进,让其适应海运港口运输的作业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去解决和规避上述实际使用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在集装箱内侧的底部位置处加装滑轮轨道,配合可以进行抽拉的货物承载托箱,能够将堆积的货物从集装箱内部抽拉出来,进而扩大货物的装卸区域,避免集装箱的空间限制了货物装卸的操作,从而提高货物装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省去了装卸时需要在集装箱内部完成,削减了工作强度,适用于海运物流的集中式货物装卸,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的滑轮抽拉式集装箱运输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轮抽拉式海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两个滑轮轨道、抽拉平台、货物承载箱和挡块,所述两个滑轮轨道分别位于集装箱体内侧底部位置处的两侧,所述两个滑轮轨道均与集装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拉平台位于两个滑轮轨道之间,所述抽拉平台与两个滑轮轨道为活动连接,所述抽拉平台是由多个滑轮组和多个串联加强筋组成,所述多个滑轮组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水平平行分布在两个滑轮轨道之间,所述多个滑轮组与两个滑轮轨道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串联加强筋呈阵列结构均匀分布在多个滑轮组之间,所述多个串联加强筋均与多个滑轮组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滑轮组是由两个滚轮杆和多个连接筋组成,所述两个滚轮杆水平平行位于两个滑轮轨道之间,所述两个滚轮杆均与两个滑轮轨道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连接筋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两个滚轮杆之间,任意所述连接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滚轮杆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滚轮杆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滚轮杆上还设有两个滚轮和多个减震压簧,所述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滚轮杆的两端位置处,并且任意所述滚轮位于滑轮轨道的内侧,所述两个滚轮均与滚轮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减震压簧每两个一组并且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滚轮杆的上部,所述多个减震压簧均与滚轮杆为固定
连接,所述货物承载箱位于抽拉平台的上部,所述货物承载箱与每个滚轮杆上部的多个减震压簧为固定连接,所述货物承载箱上还设有两个扶把,所述两个扶把位于靠近集装箱体箱门位置处的货物承载箱的两侧,所述两个扶把均与货物承载箱为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位于集装箱体内侧靠近箱门位置处的底部,所述挡块利用插栓与两个滑轮轨道为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两个滑轮轨道均为呈镜像分布的双凸形结构轨道。
[0006]进一步,所述滚轮均为带有滚珠轴承的哑铃结构式定向滚轮。
[0007]进一步,所述连接筋、串联加强筋均为碳钢。
[0008]进一步,所述货物承载箱为开放式盒体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挡块为裹有垫层的木质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滑轮抽拉式集装箱运输装置在集装箱内侧的底部位置处加装滑轮轨道,配合可以进行抽拉的货物承载托箱,能够将堆积的货物从集装箱内部抽拉出来,进而扩大货物的装卸区域,避免集装箱的空间限制了货物装卸的操作,从而提高货物装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省去了装卸时需要在集装箱内部完成,削减了工作强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海运物流的较为集中、数量庞大的货物装卸,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和堆积质量,让货物的装卸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抽拉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抽拉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集装箱体
ꢀꢀꢀꢀꢀꢀꢀ
2、滑轮轨道
ꢀꢀꢀꢀꢀꢀꢀꢀꢀꢀꢀꢀ
3、抽拉平台
[0017]4、滑轮组
ꢀꢀꢀꢀꢀꢀꢀꢀꢀꢀꢀꢀꢀꢀ
5、滚轮杆
ꢀꢀꢀꢀꢀꢀꢀꢀꢀꢀꢀꢀꢀꢀ
6、滚轮
[0018]7、减震压簧
ꢀꢀꢀꢀꢀꢀꢀꢀꢀꢀꢀꢀ
8、连接筋
ꢀꢀꢀꢀꢀꢀꢀꢀꢀꢀꢀꢀꢀꢀ
9、串联加强筋
[0019]10、货物承载箱
ꢀꢀꢀꢀꢀꢀꢀꢀꢀ
11、扶把
ꢀꢀꢀꢀꢀꢀꢀꢀꢀꢀꢀꢀꢀꢀꢀ
12、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滑轮抽拉式海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1、两个滑轮轨道2、抽拉平台3、货物承载箱10和挡块12,所述两个滑轮轨道2分别位于集装箱体1内侧底部位置处的两侧,所述两个滑轮轨道2均与集装箱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拉平台3位于两个滑轮轨道2之间,所述抽拉平台3与两个滑轮轨道2为活动连接,所述抽拉平台3是由多个滑轮组4和多个串联加强筋9组成,所述多个滑轮组4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水平平行分布在两个滑轮轨道2之间,所述多个滑轮组4与两个滑轮轨道2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串联加强筋9呈阵列结构均匀分布在多个滑轮组4之间,所述多个串联加强筋9均与多个滑轮组4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滑轮组4是由两个滚轮杆5和多个连接筋8组成,所述两个滚轮杆5水平平行位于两个滑轮轨道2之间,所述两个滚轮杆5均与两个滑轮轨道2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连接筋8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两个滚轮杆5之间,任
意所述连接筋8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滚轮杆5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8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滚轮杆5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滚轮杆5上还设有两个滚轮6和多个减震压簧7,所述两个滚轮6分别位于滚轮杆5的两端位置处,并且任意所述滚轮6位于滑轮轨道2的内侧,所述两个滚轮6均与滚轮杆5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减震压簧7每两个一组并且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滚轮杆5的上部,所述多个减震压簧7均与滚轮杆5为固定连接,所述货物承载箱10位于抽拉平台3的上部,所述货物承载箱10与每个滚轮杆5上部的多个减震压簧7为固定连接,所述货物承载箱10上还设有两个扶把11,所述两个扶把11位于靠近集装箱体1箱门位置处的货物承载箱10的两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轮抽拉式海运物流集装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两个滑轮轨道、抽拉平台、货物承载箱和挡块,所述两个滑轮轨道分别位于集装箱体内侧底部位置处的两侧,所述两个滑轮轨道均与集装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抽拉平台位于两个滑轮轨道之间,所述抽拉平台与两个滑轮轨道为活动连接,所述抽拉平台是由多个滑轮组和多个串联加强筋组成,所述多个滑轮组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水平平行分布在两个滑轮轨道之间,所述多个滑轮组与两个滑轮轨道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串联加强筋呈阵列结构均匀分布在多个滑轮组之间,所述多个串联加强筋均与多个滑轮组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滑轮组是由两个滚轮杆和多个连接筋组成,所述两个滚轮杆水平平行位于两个滑轮轨道之间,所述两个滚轮杆均与两个滑轮轨道为活动连接,所述多个连接筋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均匀分布在两个滚轮杆之间,任意所述连接筋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滚轮杆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滚轮杆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滚轮杆上还设有两个滚轮和多个减震压簧,所述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滚轮杆的两端位置处,并且任意所述滚轮位于滑轮轨道的内侧,所述两个滚轮均与滚轮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硕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