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65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1
一种布线模块,具备:功能性片材,配设于形成车辆的顶盖部分的顶板与构成车室内的顶棚形状的内饰部件之间,并相对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内饰部件呈面状地扩展;及传送部件,设于所述功能性片材,所述功能性片材形成为包括起到绝热功能、隔音功能和电波屏蔽功能中的至少之一的层,所述传送部件与搭载于所述车辆侧的车辆侧设备电连接,所述传送部件在所述功能性片材中形成至能够对搭载于所述顶盖部分的车顶侧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布线模块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布线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组装于车辆的车身的线束组装体。线束组装体具备:片状的隔音材料;片状的保护材料,与隔音材料重叠;及线束,具有布设于隔音材料与保护材料之间的至少一根电线。
[0003]专利文献2公开了具备面板部件、布线模块及面板周边元件的布线模块的铺设构造。布线模块包括片状部件和至少一根电线。片状部件铺设于面板部件的主面上。至少一根电线以在片状部件铺设于面板部件的主面上的状态下沿预定的布线路径配设的方式固定于片状部件。面板周边部件相对于面板部件设于恒定位置,将布线模块相对于面板部件进行定位。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90229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

2076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另外,在车辆中组装有设备和与设备连接的传送部件。要求容易地向汽车的车身组装片状的隔音部件等片材、设备及传送部件。
[0010]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向车辆组装功能性片材、设备及传送部件。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2]本公开的布线模块具备:功能性片材,配设于形成车辆的顶盖部分的顶板与构成车室内的顶棚形状的内饰部件之间,并相对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内饰部件呈面状扩展;及传送部件,设于所述功能性片材,所述功能性片材形成为包括起到绝热功能、隔音功能和电波屏蔽功能中的至少之一的层,所述传送部件与搭载于所述车辆侧的车辆侧设备电连接,所述传送部件在所述功能性片材中形成至能够对搭载于所述顶盖部分的车顶侧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公开,能够容易地向车辆组装功能性片材、设备及传送部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组装有布线模块的车辆的概略立体图。
[0016]图2是表示布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3是表示布线模块的立体图。
[0018]图4是表示功能性片材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0019]图5是表示频率选择膜的一个例子的图。
[0020]图6是表示线状传送部件被熔敷于基材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1]图7是表示设备被直接固定于功能性片材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2]图8是表示设备经由设备保持架被固定于功能性片材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3]图9是表示设备和设备保持架的侧视图。
[0024]图10是表示组装于车顶的布线模块的说明图。
[0025]图11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布线模块的概略立体图。
[0026]图12是布线模块所涉及的功能框图。
[0027]图13是表示布线模块的概略立体图。
[0028]图14是图13中的XIV

XIV线剖视图。
[0029]图15是表示车辆中的布线模块的位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0031]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0032]本公开的布线模块如下。
[0033](1)一种布线模块,具备:功能性片材,配设于形成车辆的顶盖部分的顶板与构成车室内的顶棚形状的内饰部件之间,并相对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内饰部件呈面状地扩展;及传送部件,设于所述功能性片材,所述功能性片材形成为包括起到绝热功能、隔音功能和电波屏蔽功能中的至少之一的层,所述传送部件与搭载于所述车辆侧的车辆侧设备电连接,所述传送部件在所述功能性片材中形成至能够对搭载于所述顶盖部分的车顶侧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根据本布线模块,功能性片材和设于该功能性片材的传送部件被容易地组装于车辆的顶盖部分。另外,所述传送部件在所述功能性片材中形成至能够对搭载于所述顶盖部分的车顶侧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因此,传送部件与车顶侧设备朝向顶盖部分的一并组装、或者顶盖部分处的传送部件与车顶侧设备的连接也容易。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功能性片材、传送部件及设备组装于车辆的顶盖部分。
[0034]此外,在此,传送部件与车辆侧设备电连接包括传送部件直接与车辆侧设备连接的情况及传送部件经由从车辆侧设备铺设至顶盖部分的布线而与车辆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
[0035](2)根据(1)的布线模块,也可以是,所述传送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件,该第一传送部件从所述功能性片材中的搭载有对所述车顶侧设备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的位置形成至能够对所述车顶侧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通过第一传送部件,电子控制单元与车顶侧设备被容易地连接。
[0036](3)根据(2)的布线模块,也可以是,所述布线模块还具备第二传送部件,该第二传送部件从所述功能性片材中的搭载有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位置向所述功能性片材的外部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车辆侧设备电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经由第二传送部件容易地与车辆侧设备连接。
[0037](4)根据(2)或者(3)的布线模块,也可以是,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功能性片
材。电子控制单元与功能性片材一起被容易地组装于顶盖部分。
[0038](5)根据(1)~(4)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模块,也可以是,在所述功能性片材设有保持架,该保持架将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和所述车顶侧设备中的至少之一保持为与所述传送部件电连接的状态。通过设于功能性片材的保持架,能够容易地将电子控制单元和所述车顶侧设备中的至少之一与传送部件电连接。
[0039](6)根据(1)~(5)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模块,也可以是,所述车顶侧设备包括与车室内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室内侧天线,所述室内侧天线以相对于包括起到电波屏蔽功能的电波屏蔽层的所述功能性片材位于比所述电波屏蔽层靠所述车室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能够良好地与车室内的设备进行通信。
[0040](7)根据(1)~(6)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模块,也可以是,所述车顶侧设备包括在与车外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外部通信用天线,所述外部通信用天线以相对于包括起到电波屏蔽功能的电波屏蔽层的所述功能性片材位于比所述电波屏蔽层靠所述车外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能够良好地与车外的设备进行通信。
[0041](8)根据(1)~(6)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布线模块,也可以是,所述车顶侧设备包括设于所述顶板并与车外的设备进行通信的外部通信用天线,所述外部通信用天线经由连接器而与所述传送部件电连接,该连接器配设于所述功能性片材中的设有所述外部通信用天线的位置。即使在外部通信用天线与功能性片材分体地组装于顶板的情况下,传送部件也能够经由连接器容易地与外部通信用天线连接。
[0042][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004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布线模块的具体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公开并不局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布线模块,具备:功能性片材,配设于形成车辆的顶盖部分的顶板与构成车室内的顶棚形状的内饰部件之间,并相对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内饰部件呈面状地扩展;及传送部件,设于所述功能性片材,所述功能性片材形成为包括起到绝热功能、隔音功能和电波屏蔽功能中的至少之一的层,所述传送部件与搭载于所述车辆侧的车辆侧设备电连接,所述传送部件在所述功能性片材中形成至能够对搭载于所述顶盖部分的车顶侧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包括第一传送部件,该第一传送部件从所述功能性片材中的搭载有对所述车顶侧设备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的位置形成至能够对所述车顶侧设备进行电力供给或者通信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所述布线模块还具备第二传送部件,该第二传送部件从所述功能性片材中的搭载有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位置向所述功能性片材的外部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车辆侧设备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功能性片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根康介平井宏树山本泰行小原一仁大见则亲宫胁大辅石河伸一竹中祐司桑山一郎山岸杰高野豊久三木祐太郎福永贵德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