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52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两个横杆,两个横杆之间设有位于横杆中部的横板,所述横板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横板底部的一侧与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横板绕横杆转动,带动底座转动,使得底座与压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在重物上的夹持结构。这样设计,就避免了工人的手与重物直接接触,避免手滑,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提升重物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依靠人力,另一种则依靠一些大型起吊装置。而采用人力提升的方式,通常是提升较轻的重物;在通过人力提起重物时,需要工人将手伸入重物的下方,并对重物施加向上的作用力,然而,工人在提升的过程中,容易手滑,导致重物突然掉落,容易砸伤工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避免重物砸伤工人的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两个横杆,两个横杆之间设有位于横杆中部的横板,所述横板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横板底部的一侧与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横板绕横杆转动,带动底座转动,使得底座与压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在重物上的夹持结构。
[0006]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多个把手结构夹持在重物上的不同位置,夹持时,通过横杆与横板的转动连接,带动底座绕压板的横杆转动,压板与底座之间的空间增大,再将压板与底座分别卡在重物两侧,再通过转轴的扭簧带动底座复位,让本方案的产品夹持在重物上,最后工人直接把握横杆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进而提起重物;这样设计,就避免了工人的手与重物直接接触,避免手滑,使用方便。
[0007]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与横板连接的竖杆,所述竖杆两侧分别设有主杆,两个主杆平行设置,沿竖杆同一侧延伸,所述主杆远离竖杆的端部设有第二斜面。
[0008]这样设计,通过竖杆实现横板与主杆的衔接,竖杆与主杆形成L型结构,主杆与压板之间形成夹持重物的空间;使用时,两个主杆与重物侧面相抵,主杆上的第二斜面与重物侧面斜面配合,使得重物侧面沿第二斜面向上移动,让重物侧面能够进入到压板与主杆之间的空间内,进而能够省时省力。
[0009]进一步,所述竖杆与横板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朝向主杆。这样设计,在主杆与压板对重物进行夹持时,重物侧面沿第二斜面向上移动后,进入到主杆的位置,重物侧面的部分会再经过第一斜面向上移动,并卡在横板与第一斜面之间,进而固定重物侧面。
[0010]进一步,两个横杆与第二斜面对应的端部之间设有向下凸出的压块。这样设计,在夹持时,向下凸出的压块能够对重物上表面产生下压的作用力,并与底座相配合稳固夹持重物。
[0011]进一步,两个横杆另一端设有把手框。通过把手框方便提起重物,操作简单方便。
[0012]进一步,所述把手框呈L型结构,所述把手框侧面以及顶部均设有矩形孔。通过矩形孔方便工作的手指伸入把握把手框,使用方便。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通过压板和底座的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在重物上的夹持结构;操作时,通过人力对横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横板绕横杆转动,进而带动底座转动,转动后,底座与压板夹持在重物的两侧,通过把手框提起;在夹持的过程中,重物的侧面会依次通过主杆上的第二斜面以及竖杆上的第一斜面,主杆上的第二斜面给重物提供向上的推力,能省力,而竖杆上的第一斜面与横板相配合形成对重物的微小夹持,能进一步稳固重物,整个方案使用方便简单,也避免手滑砸伤工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的俯视图。
[0017]图中:主杆1、横杆2、把手框3、横板4、压块5、竖杆6、第一斜面7、转轴8、第二斜面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其中说明。
[0019]本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压板,压板包括两个横杆2,两个横杆2之间设有位于横杆2中部的横板4,横板4两端分别通过转轴8与横杆2转动连接,转轴8上设有扭簧,横板4底部的一侧与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横板4绕横杆2转动,带动底座转动,使得底座与压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在重物上的夹持结构。
[0020]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多个把手结构夹持在重物上的不同位置,夹持时,通过横杆2与横板4的转动连接,带动底座绕压板的横杆2转动,压板与底座之间的空间增大,再将压板与底座分别卡在重物两侧,再通过转轴8的扭簧带动底座复位,让本方案的产品夹持在重物上,最后工人直接把握横杆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进而提起重物;这样设计,就避免了工人的手与重物直接接触,避免手滑,使用方便。
[0021]作为优选,底座包括与横板4连接的竖杆6,竖杆6两侧分别设有主杆1,两个主杆1平行设置,沿竖杆6同一侧延伸,主杆1远离竖杆6的端部设有第二斜面9。
[0022]这样设计,通过竖杆6实现横板4与主杆1的衔接,竖杆6与主杆1形成L型结构,主杆1与压板之间形成夹持重物的空间;使用时,两个主杆1与重物侧面相抵,主杆1上的第二斜面9与重物侧面斜面配合,使得重物侧面沿第二斜面9向上移动,让重物侧面能够进入到压板与主杆1之间的空间内,进而能够省时省力。
[0023]作为优选,竖杆6与横板4连接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7,第一斜面7朝向主杆1。这样设计,在主杆1与压板对重物进行夹持时,重物侧面沿第二斜面9向上移动后,进入到主杆1的位置,重物侧面的部分会再经过第一斜面7向上移动,并卡在横板4与第一斜面7之间,进而固定重物侧面,避免重物从主杆1上滑落。
[0024]作为优选,两个横杆2第二斜面9对应的端部之间设有向下凸出的压块5。这样设
计,在夹持时,向下凸出的压块5能够对重物上表面产生下压的作用力,并与底座相配合稳固夹持重物。
[0025]作为优选,两个横杆2另一端设有把手框3。通过把手框3方便提起重物,操作简单方便。
[0026]作为优选,把手框3呈L型结构,把手框3侧面以及顶部均设有矩形孔。通过矩形孔方便工作的手指伸入把握把手框3,使用方便。
[0027]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通过压板和底座的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在重物上的夹持结构;操作时,通过人力对横板4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横板4绕横杆2转动,进而带动底座转动,转动后,底座与压板夹持在重物的两侧,通过把手框3提起;在夹持的过程中,重物的侧面会依次通过主杆1上的第二斜面9以及竖杆6上的第一斜面7,主杆1上的第二斜面9给重物提供向上的推力,能省力,而竖杆6上的第一斜面7与横板4相配合形成对重物的微小夹持,能作为优选稳固重物,整个方案使用方便简单,也避免手滑砸伤工人。
[002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两个横杆(2),两个横杆(2)之间设有位于横杆(2)中部的横板(4),所述横板(4)两端分别通过转轴(8)与横杆(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上设有扭簧,所述横板(4)底部的一侧与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横板(4)绕横杆(2)转动,带动底座转动,使得底座与压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在重物上的夹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提重物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与横板(4)连接的竖杆(6),所述竖杆(6)两侧分别设有主杆(1),两个主杆(1)平行设置,沿竖杆(6)同一侧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邓子望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