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346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8
提供仅通过设置于空间中就能够防止声干扰或改善音质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设置有声扩散体(D),具有将该声扩散体(D)设置于设施的设置部,所述声扩散体(D)是将彼此为大致相似形或一致的多个声扩散用的单元(U)以使彼此的朝向不同的方式接近配置,并将这些单元(U)彼此接合和/或通过连结体接合而构成的。进而,具有包围声扩散体(D)的一侧的第一框体、第二框体(f1、f2)作为设置部。f2)作为设置部。f2)作为设置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止声干扰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止声干扰或者改善音质(以下,称作防止声干扰等)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配置于空间等的包含有声扩散体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例如音乐厅或音乐工作室等中,需要防止颤动回声、长路径回声(long

path echo)、声聚焦等声干扰。此外,有时根据例如音乐风格、音乐家的喜好来改善音质。为了防止这些声干扰或改善音质,作为单独地对多重反射的防止、声音的扩散等进行调整的方法,提出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声扩散面板等各种声扩散体。在该声扩散面板中,设置有转动部分,使得能够变更面板的角度,由此在现场单独地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方向进行调整。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3009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鉴于上述的当前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仅通过设置于空间中就能够防止声干扰或改善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用于防止声干扰或改善音质,该防止声干扰等装置设置有声扩散体,并具有将该声扩散体设置于设施的设置部,所述声扩散体是将彼此为大致相似形或一致的多个声扩散用的单元以使彼此的朝向不同的方式接近配置并且将这些单元彼此接合和/或通过连结体接合而构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所述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具有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一侧的第一框体作为所述设置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所述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具有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另一侧的第二框体,该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彼此连结,并且能够在该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中的一个框体所处一侧挂在墙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这两框体的前表面和背面以及两框体之间开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所述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具有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周围的第三框体作为所述设置部,所述防止声干扰等装置能够利用第三框体的下边而载置于设备,或者利用第三框体的两侧或上边而悬挂于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所述框体呈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周围的矩形,所述声扩散体具有将所述单元绕着基准轴呈漩涡状配置的第一单元组以及由绕着与所述基准轴不同的其他基准轴配置的单元构成的第二单元组,所述第二单元组配置于所述框体的矩形的角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声干扰装置,其中,相邻配置有多个防止声干扰装置,所述其他基准轴在相邻的防止声干扰装置中共用,在所述第二单元组中,单元绕着该其他基准轴呈漩涡状配置,所述第二单元组被相邻的防止声干扰装置分别分割而支承。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单元组、所述第二单元组彼此由不同的部件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所述框体中的成为最前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并心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环境设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