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324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立柱和若干转子组件周转工具,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设置有周转底板和若干转子组件室,所述转子组件室为一端开口的空形柱状结构,所述转子组件室延伸地设置于所述周转底板的下部位置,所述转子组件室的开口部设置于所述周转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转子组件室用于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存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确保成品及半成品转子组件周转及存储中的合格率,降低了电机运行的风险,提高了电机生产效率,降低了电机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机的稳定和一致性,提高了电机批量性的寿命与质量。量性的寿命与质量。量性的寿命与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通电后转子组件绕组切割定子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流,形成电磁转矩通过换向器换向而使电机旋转,电流经石墨电刷通过转子组件换向器流过转子组件绕组。由于换向器的银铜合金片和石墨电刷在电机运转中进行高速摩擦,石墨电刷在高速摩擦中进行磨损,电机石墨电刷磨损完终止即为电机寿命结束。为有效降低石墨电刷的磨损,需要将换向器银铜合金片外圆表面进行精密车削加工,确保换向器银铜合金片外圆表面的圆度、跳动和粗糙度指标,换向器银铜合金片外圆表面精密车削加工时对车削的深度也有严格控制,避免因触碰导致换向器银铜合金表面的碰伤和污染氧化,避免因碰伤和污染氧化引起降低换向器银铜合金片表面的导电性能,及避免圆度、跳动和粗糙度指标导致电机石墨电刷加速磨损,甚至火花引起电机有效寿命严重缩短,但是,由于换向器银铜合金片为互相隔开的多片组成,极端情况下的表面碰伤甚至导致换向器银铜合金片邻片接触导致电机短路烧毁,故转子组件换向器在精密车削加工前和精密车削加工后周转过程中及转子组件储存时严禁触碰转子组件换向器的银铜合金表面。另外转子组件的绕组由漆包线在转子铁芯中多层缠绕连接转子组件换向器制成,缠绕后转子组件铁芯两端的绕组为裸露式,为避免在转子绕组表面碰伤导致漆包线断线和漆包线碰伤后导致的短路引起电机烧毁事故,在转子组件绕组工序完成后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过程中转子绕组需要严禁触碰,而转子组件的换向器在高速运转时其表面银铜合金片与电机石墨电刷高速磨损导电接触,电机石墨电刷高速磨损完结束即为电机寿命终止,故转子组件换向器的银铜合金片表面有轻微碰伤即可能导致其在高速运转时极大增加电机石墨电刷磨损,严重缩短电机有效寿命,而且存在严重的隐患。
[0003]目前通常采取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采用在木板上打孔,将转子组件转轴放置在孔内周转,但由于转子组件重心在转子组件中间的换向器与铁芯上,在转子组件周转过程中极易导致转子组件跌落,引起转子组件换向器及转子组件绕组的碰伤,而且此方案在周转和存储过程中只能放置单层,无法多层放置,极大的使用了占地面积。第二种方案是在大型周转箱内使用格子,确实避免了转子组件的碰伤,但是大型周转箱体积过大,也扩大使用占地面积,而且由于采用内部格子外加周转箱,也导致了转子组件在放置和取出时不易放置和取出,影响了生产效率,周转箱底部密封状态加格子也引起周转箱内极易杂质累积不易清理,而周转箱加格子方案体积重量过大,也导致周转方案成本过高。
[0004]目前急需找到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电
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有效确保成品及半成品转子组件周转及存储中的合格率,极大有效地降低了电机运行的风险,极大了提高电机生产效率,降低了电机生产成本,提高了串励高效电机的稳定和一致性,提高了电机批量性的寿命与质量。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立柱和若干转子组件周转工具,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设置有周转底板和若干转子组件室,所述转子组件室为一端开口的空形柱状结构,所述转子组件室延伸地设置于所述周转底板的下部位置,所述转子组件室的开口部设置于所述周转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转子组件室用于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存储;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插入地设置于一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的四角的所述转子组件室内,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套设于另一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的四角的所述转子组件室内,依此自下而上所述支撑立柱和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逐层进行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外径比所述转子组件室底部的内径小0.1~0.2mm,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内径比转子组件室底部的外径大0.1~0.2mm。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柱体侧面中下部,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柱体的侧面上部,所述第二台阶设置有中心定位孔,所述中心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柱体的顶端中心。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台阶靠近所述柱体的一端位置设置为斜面。
[0011]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室的底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向下部延伸的圆柱形凸起。
[0012]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室设置有第一阶面和第二阶面,所述第二阶面的位置靠近所述开口部,所述第一阶面设置于所述第二阶面的下部。
[0013]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还包括加强筋条,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转子组件室的外侧壁相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换向器、换向器的银铜合金片、上端板、转子铁芯、下端板和漆包线,所述转轴依次穿设于所述换向器、上端板、转子铁芯和下端板,所述换向器的银铜合金片覆盖于所述换向器的外侧,所述漆包线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上。
[0015]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与转子组件周转工具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0016]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实现了将现有电机的转子组件整合为在车间生产周转及仓库存储时可进行任意组合地模块化放置,体积紧凑,有效地缩小了占用面积和占用体积,形状简洁美观;众所周知,电机转子组件在电机内高速运转,本技术杜绝了在周转及存储过程中成品及半成品转子组件关键部位的触碰,另外由于支撑立柱和转子组件周转工具为塑料材质,在和成品及半成品转子组件其他部位接触时不会导致成品及半成品转子组件的碰伤,且塑料材质的支撑立柱和转子组件周转工具重量轻,韧性好;转子组件周转工具、转子组件室底面的反面有横竖均布的加强筋条结构,极大地增加了转子组件周转工具的强度结构,有效降低了电机运行的风险,极大提高了串励高效电机的稳定和一致性,提高了高效电机批量性的寿命与质量,而且使转子组件周转工具和支撑立柱可重复使用,提高了成品及半成品转子组件生产合格率,大大了提高电机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电机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沿A

A

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的转子组件周转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沿B

B

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的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立柱和若干转子组件周转工具,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设置有周转底板和若干转子组件室,所述转子组件室为一端开口的空形柱状结构,所述转子组件室延伸地设置于所述周转底板的下部位置,所述转子组件室的开口部设置于所述周转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转子组件室用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存储;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插入地设置于一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的四角的所述转子组件室内,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套设于另一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的四角的所述转子组件室内,依此自下而上所述支撑立柱和所述转子组件周转工具逐层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外径比所述转子组件室底部的内径小0.1~0.2mm,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内径比转子组件室底部的外径大0.1~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转子组件的周转与储存的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柱体侧面中下部,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柱体的侧面上部,所述第二台阶设置有中心定位孔,所述中心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李刚潘青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舟水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