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孔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孔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孔径多孔薄膜结构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梯度的孔径分布,其在生物传感、光学、传热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现有变孔径薄膜的孔径大多分布在相同的尺度,以多孔硅薄膜为例,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如刻蚀电流、电解质溶液配比等参数,在相同衬底上可以实现在厚度方向上的孔径调控,但这种调控是在相同尺度下小范围调节,限制了变孔径多孔硅薄膜在以上应用领域内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跨尺度变孔径多孔硅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复合孔径薄膜,该薄膜在厚度方向具有跨微纳尺度变孔径特征,在生物传感、光学、传热等领域内具有提升的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复合孔径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简单、高效。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复合孔径薄膜,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孔径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叠的第一掺杂硅层和第二掺杂硅层,所述第一掺杂硅层上分布有纳米尺度的通孔,所述第二掺杂硅层上分布有微米尺度的通孔,所述第一掺杂硅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掺杂硅层的掺杂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孔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孔径薄膜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掺杂硅层为重度掺杂硅层,其电阻率为0.01Ω
·
cm以下;所述第二掺杂硅层为中度掺杂硅层,其电阻率范围在1
‑
30Ω
·
cm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孔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度掺杂硅层和中度掺杂硅层为掺杂了硼元素、铝元素、镓元素或铟元素的p型硅衬底。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孔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尺度的通孔的孔径为50nm以下,深度为5μm以下;所述微米尺度的通孔的孔径为2μm以上,深度为495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