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和臂带,所述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光电心率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蓄电池以及控制器;蓄电池为光电心率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控制器供电;壳体外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杆,通过保护套上的连接杆与臂带相连接。通过判断光电心率传感器发送的信号是否为异常信号,或判断陀螺仪传感器发送的状态信号是否改变来进行报警信号的发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夜晚睡眠情况下检测老人的卧床状态,显示老人当前的睡眠状态,当老人睡眠状态异常或老人有起床行为的时候向移动端发出警报。预防了失能老年人半夜起床可能发生的危险,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照料者的照顾成本。者的照顾成本。者的照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
[0001]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
,尤其指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一种带陀螺仪的可实时监测老人实时卧床状态的脚环(臂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状况日益加剧,截至2020年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总人口的百分之13,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老年痴呆患者占老龄人口的百分之五,超过一千万人。一旦老人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照顾成本几何级别上升。比如老人晚上起来上厕所或起来吃东西,很容易遇到突发情况,一旦不能及时发现救治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包括壳体(1)和臂带(6),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光电心率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蓄电池(2)以及控制器(3);蓄电池(2)为光电心率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和控制器(3)供电;壳体(1)外设置有保护套(8),保护套(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杆(7),通过保护套(8)上的连接杆(7)与臂带(6)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光电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壳体(1)底部中间,陀螺仪传感器(5)和蓄电池(2)则设置在光
[0007]电心率传感器(4)两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杆(7)与臂带(6)通过卡扣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电心率传感器(4)用于检测老人的睡眠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陀螺仪传感器(5)为微机电陀螺仪,用于检测老人姿态的变化,并实时向控制器(3)发送起床信号,当老人坐起或行走时,陀螺仪传感器(5)的角速度发生改变。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3)型号为STM32系列微控制器;该控制器的作用是判断光电心率传感器(4)发送的信号是否为异常信号,即是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判断陀螺仪传感器(5)发送的状态信号是否改变,即老人是否坐起或行走时;当光电心率传感器(4)发送的信号属于异常信号时,控制器向移动端发出报警信号;当控制器(3)接收到陀螺仪传感器(5)的状态信号改变时向移动端发送报警信号。
[0012]进一步的,所述臂带的材质为棉质弹性纤维;保护套为海绵材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设置在保护套两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能在夜晚睡眠情况下检测老人的卧床状态,显示老人当前的睡眠状
态,当老人睡眠状态异常的时候或老人有起床行为的时候向移动端发出警报。解决预防了失能老年人半夜起床可能发生的危险,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照料者的照顾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样式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模块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1]1.壳体;2.蓄电池;3.单片机;4.光电心率传感器;5.陀螺仪传感器;6.臂带;7.连接杆;8.保护套;9.充电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包括壳体1和臂带6,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光电心率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蓄电池2以及控制器3。具体的:光电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壳体1底部中间,陀螺仪传感器5和蓄电池2则设置在光电心率传感器4两侧。蓄电池2为光电心率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和控制器3供电。壳体1外设置有保护套8,保护套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杆7,通过保护套8上的连接杆7与臂带6相连接。
[0024]所述的连接杆7与臂带6通过卡扣连接。
[0025]所述的光电心率传感器4,用于检测老人的睡眠状态。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心率要较为慢一些,可能在55次/分,当夜间进入睡眠状态时,机体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心率还会有所下降,可能要在45次/分左右。当老人的心率超过80/次或低于30/次,属于睡眠异常信号。
[0026]所述的陀螺仪传感器5为微机电陀螺仪,用于检测老人姿态的变化,并实时向控制器3发送起床信号。当老人坐起或行走时,角速度发生改变,陀螺仪传感器5向控制器3发送信号也会改变。
[0027]所述的控制器3型号为STM32系列微控制器。该控制器的作用是判断光电心率传感器4发送的信号是否为异常信号,即是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判断陀螺仪传感器5发送的状态信号是否改变,即当老人坐起或行走时,陀螺仪传感器5的角速度发生改变,通过判断陀螺仪传感器5的状态改变,来进行报警信号的发送。当光电心率传感器4发送的信号为异常信号时,控制器向移动端发出报警信号;当控制器3接收到陀螺仪传感器5的状态信号改变时向移动端发送报警信号。
[0028]优选的,所述臂带的材质为棉质弹性纤维。
[0029]优选的,所述保护套为海绵材质。
[0030]优选的,所述保护套两侧有连接杆。
[003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0032]本技术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0033]请参阅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包括用于检测心率的光电心率传感器和检测人体起居状态的陀螺仪传感器。该装置为可穿戴式的脚环或臂环。
[0034]老人在睡眠时将脚环(臂环)佩戴在身上,光电心率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会检测老人的心率参数和陀螺仪的信号状态,并将检测到的参数和信号状态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参数和信号状态与自身设置的参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异常,则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给移动端。移动端会发出警报提醒,护理人员将会赶往老人身边,避免老人起夜时可能会发生的意外状况。
[0035]所述的光电心率传感器用于检测到老人当前的心率参数,从而判断老人当前的睡眠状态。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检测到老人当前的睡眠姿态,一旦老人有起床的行为发生时,陀螺仪的信号状态将发生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臂带(6),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光电心率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蓄电池(2)以及控制器(3);蓄电池(2)为光电心率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和控制器(3)供电;壳体(1)外设置有保护套(8),保护套(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杆(7),通过保护套(8)上的连接杆(7)与臂带(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其特征在于光电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壳体(1)底部中间,陀螺仪传感器(5)和蓄电池(2)则设置在光电心率传感器(4)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7)与臂带(6)通过卡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心率传感器(4)用于检测老人的睡眠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监测老人起居状态的智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陀螺仪传感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龙,孙曜,王仕杰,张权,杨达,阿加尔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