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93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弧形板、第二壳体、第三挡板、第四挡板、潜水电机、传动杆、搅拌叶、摄像头和第二网体;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块、固定杆、管体、弹簧、第三壳体、支撑杆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八个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板的设置,可以对弧形板内部的结构进行防护,当弧形板受到撞击时,弧形板通过第四壳体、支撑杆等结构的传导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在受到压力后会减缓外界施加的压力并产生反推力,促使弧形板复位,从而减少撞击带来的压力,避免第一PLC控制器和摄像头等监测结构受损。结构受损。结构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粘泥监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循环水中,由于养分的浓缩,水温的升高和日光照射,给细菌和藻类创造了迅速繁殖的条件。大量细菌分泌出的黏液像黏合剂一样,能使水中漂浮的灰尘杂质和化学沉淀物等黏附在一起,形成黏糊糊的沉淀物附着在换热器的传热表面上。这种沉积物有人称它为生物粘泥,也有人把它称为软垢。
[0003]对于水系统中产生的生物粘泥需要进行清理以保障水质以及水系统的畅通性,为此需要使用监测设备进行监测,从而得知管道内是否存在生物粘泥,现有的监测设备大多利用遥控装置控制摄像头在管道内部进行监测,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以下缺陷:
[0004]一、操控管内设备运行时,难免因操控技术或水流冲击,使得设备撞击管道内壁,从而使得摄像头等监控结构易损,从而影响监测工作;
[0005]二、管内设备在运行时,搅拌叶容易缠绕漂浮物,导致搅拌叶无法旋转,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0),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弧形板(11)、第二壳体(12)、第三挡板(13)、第四挡板(14)、潜水电机(15)、传动杆(16)、搅拌叶(17)、摄像头(18)和第二网体(19);缓冲组件(20),所述缓冲组件(20)包括固定块(21)、固定杆(22)、管体(23)、弹簧(24)、第三壳体(25)、支撑杆(26)和第四壳体(27),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八个固定块(21),水平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块(21)相邻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外部分别套设有弹簧(24)和两个管体(23),所述弹簧(24)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体(23)相邻的一侧,所述管体(23)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三壳体(25),所述第三壳体(25)的内部铰接有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远离所述第三壳体(25)的一端铰接有第四壳体(27),所述第四壳体(27)远离所述支撑杆(26)的一侧焊接于相邻的所述弧形板(11)的内侧壁;控制组件(30),所述控制组件(30)包括第五壳体(31)、第二隔板(32)、第一PLC控制器(33)、第一信号收发器(34)、第六壳体(35)、第二信号收发器(36)、第二PLC控制器(37)和触控显示屏(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水系统生物粘泥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部套设有四个弧形板(11),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三挡板(13),所述第三挡板(13)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18),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侧壁焊接有第四挡板(14),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部设有潜水电机(15),所述潜水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6),所述传动杆(16)远离所述潜水电机(15)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壁,所述传动杆(16)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部,所述传动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砚生张建张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力普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