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77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搅拌筒,搅拌筒的两端均装配有固定法兰,搅拌筒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混合结构,螺旋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正螺旋体、反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第一正螺旋体、反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均安装在搅拌筒的内部,且第一正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安装在搅拌筒内部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正螺旋体、反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极大地促进了混合效果,通过第二正螺旋体再扰流一次,污水处理的效果明显提升,且通过第一锥齿轮、转动杆和搅拌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絮凝剂能够快速的完全水解,杜绝了絮凝剂不完全水解造成的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全水解造成的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全水解造成的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泥脱水机对污泥处理的过程中,污泥经常要将絮凝剂药剂与污水混合,只有充分混合才能使药剂起到絮凝作用,更多地笼络出污水当中的悬浮物,然而,现有的结构在对污泥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时,混合的往往不方便充分,使得混合效果不佳,以及现有的结构在加入絮凝剂药剂时往往由于水解不充分,造成大量絮凝剂药剂还未充分水解就被加入到污水中,没有起到应有的絮凝沉降作用,反而给后续的污泥脱水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结构在对污泥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时,混合的往往不方便充分,使得混合效果不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两端均装配有固定法兰;
[0005]所述搅拌筒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混合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正螺旋体、反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
[0007]所述第一正螺旋体、反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均安装在搅拌筒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正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安装在搅拌筒内部的两端,所述反螺旋体焊接在第一正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的顶部固定有加药筒,所述加药筒外侧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加药筒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固定有稀释液水管和加药管;
[0009]所述加药筒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管、搅拌杆、第三锥齿轮和转动杆;
[0011]所述电机固定于加药筒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底部焊接有转动管,且所述转动管与加药筒转动连接;
[0012]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内侧焊接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管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的外侧与转动杆的外侧均焊接有多个搅拌杆。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药筒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的材质为高碳钢。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管和加药筒之间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转动管和加药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第一正螺旋体、反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极大地促进了混合效果,通过第二正螺旋体再扰流一次,使之达到最佳的混合效果,污水处理的效果明显提升。
[0017]2、本技术通过第一锥齿轮、转动杆和搅拌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絮凝剂能够快速的完全水解,杜绝了絮凝剂不完全水解造成的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正螺旋体、反螺旋体和第二正螺旋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加药筒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一锥齿轮、转动杆和搅拌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搅拌筒;2、固定法兰;3、第一正螺旋体;4、反螺旋体;5、第二正螺旋体;6、加药筒;7、电磁阀;8、稀释液水管;9、加药管;10、电机;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转动管;14、搅拌杆;15、第三锥齿轮;16、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包括搅拌筒1,搅拌筒1的两端均装配有固定法兰2;
[0027]搅拌筒1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混合结构。
[0028]螺旋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正螺旋体3、反螺旋体4和第二正螺旋体5;
[0029]第一正螺旋体3、反螺旋体4和第二正螺旋体5均安装在搅拌筒1的内部,且第一正螺旋体3和第二正螺旋体5安装在搅拌筒1内部的两端,反螺旋体4焊接在第一正螺旋体3和第二正螺旋体5之间,使得污水与絮凝剂药剂溶液达到最佳的混合效果,不需要电机驱动,且污水处理的效果明显提升。
[0030]搅拌筒1的顶部固定有加药筒6,加药筒6外侧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阀7,加药筒6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固定有稀释液水管8和加药管9;
[0031]加药筒6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
[0032]搅拌机构包括电机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转动管13、搅拌杆14、第三锥齿轮15和转动杆16;
[0033]电机10固定于加药筒6的顶部,加药筒6的顶部且位于电机10的外侧设置有防护
罩,且防护罩的材质为高碳钢,使得防护罩能够对电机10进行防护,避免电机10进水或受到撞击损坏,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1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2的底部焊接有转动管13,且转动管13与加药筒6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11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5;
[0034]第三锥齿轮15的内侧焊接有转动杆16,使得第二锥齿轮12和第三锥齿轮15分别带动转动管13和转动杆16转动,且转动管13和转动杆16转动连接,转动管13的外侧与转动杆16的外侧均焊接有多个搅拌杆14,防止絮凝剂药剂水解不充分,使得絮凝剂能够快速的完全水解,杜绝了絮凝剂不完全水解造成的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的问题,转动管13和加药筒6之间设置有轴承,且转动管13和加药筒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得转动管13转动时减少与加药筒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转动管13转动的更加流畅,使得搅拌杆14的搅拌效果更加优异。
[0035]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者使用该结构时,通过将絮凝剂药剂通过加药管9加入至加药筒6内部,且将稀释液通过稀释液水管8加入至加药筒6内部,启动电机10,使得电机10的输出端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以及第一锥齿轮11和第三锥齿轮15的啮合连接,使得第二锥齿轮12和第三锥齿轮15分别带动转动管13和转动杆16转动;
[0036]进而通过转动管13和转动杆16分别带动各自外侧的搅拌杆14转动,进而使得搅拌杆14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包括搅拌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的两端均装配有固定法兰(2);所述搅拌筒(1)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混合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正螺旋体(3)、反螺旋体(4)和第二正螺旋体(5);所述第一正螺旋体(3)、反螺旋体(4)和第二正螺旋体(5)均安装在搅拌筒(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正螺旋体(3)和第二正螺旋体(5)安装在搅拌筒(1)内部的两端,所述反螺旋体(4)焊接在第一正螺旋体(3)和第二正螺旋体(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的顶部固定有加药筒(6),所述加药筒(6)外侧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阀(7),所述加药筒(6)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固定有稀释液水管(8)和加药管(9);所述加药筒(6)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结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磊王海艳彭令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德瑞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